说不完的杨树故事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如果说,茅盾的《白杨礼赞》,让我们对普通却不平凡的杨树有了初步印象,那么一曲《小白杨》,则让我们领略到了杨树的风采和精神。古往今来,赞美或描写杨树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无不体现人们对杨树的喜爱之情。为何随处可见的杨树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相信当您真正了解杨树后,也会深深爱上它们的。
在我国,杨树栽培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代。《诗经·国风》中这样描写杨树:“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惠子》也有记载,“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可见,当时人们已知杨树埋条和插条的栽培方法。《晋书》中《关陇之歌》有“长安大街,夹树杨槐”的描述,说明当时杨树栽培已进入城里,成为街区绿化的主要树种。相比之下,国外杨树栽培的历史要短得多,目前记载还不到300年。
杨树种类繁多。据树木分类学家研究,全球杨属有100多种,仅我国就有50多种,是杨树种类较多的国家。目前,全国杨树人工林面积854万公顷,占全国人工林面积的12.3%,是世界杨树人工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
杨树因耐寒、耐瘠薄而分布广泛,不仅在山坡平原长得茂盛,还可以在沙区顽强生存。相对于其他树种,杨树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材早、产材量大等特点,为我国国土绿化和木材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江苏省是我国杨树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杨树资源不仅构成了江苏森林资源的主体,杨树产业还是其林业产业总产值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江苏75%的林业产值来自杨树产业。杨树产业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还促进了农民增收。当地农民通过发展林粮、林渔等林下经济,实现产值182亿元。也因此,杨树林下经济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 ,依杨树及其产业而生的人们视杨树为宝。
为宣传展示杨树建设成就,江苏省泗阳县建成了国内唯一以杨树为主题的中国杨树博物馆。博物馆内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4株“意杨之王”,这是1976年1月定植、现仍存活的品种对比试验意杨。其中最大1株树高45米,胸径106厘米。走进博物馆,犹如进入了杨树的内心世界。有关杨树的历史文化、产品的多种用途,会使您对杨树有着不同以往的更深认识。馆内成片意杨栽植观赏区,给人以置身意杨林之感,使参观者能切身感受到意杨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此外,当地通过举办中国杨树节暨中国杨树产业博览会,弘扬杨树文化,加快杨树发展,振兴杨树产业,提升杨树经济,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我国,以杨树命名的人名地名不少。著名作家魏巍就以“红杨树”作为笔名。江苏省宿迁市将杨树确定为“市树”,既象征城市的精神风貌,又代表城市的文化品格。于1980年成立的山西省杨树局,其重要职责就是要大力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为“三北”半干旱地区乃至全国大面积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提供经验和样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所属的大杨树林业局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南麓,与松嫩平原接壤,素有“林区小江南”的美称。它肩负着东北地区松嫩平原生态平衡的重要使命,肩负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进步、维护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能源后备基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可以说,杨树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广泛,与我们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我们需要不断认识感悟、挖掘整理,推进传承、促进交流,使之成为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精神支撑。
2015年是农历羊年。羊年说“杨”,有道不尽的羊年喜事、说不完的杨树故事。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多爱杨树、多种杨树、多管杨树、多宣传杨树。让羊年的生活喜气洋洋、洋洋得意,充满快乐。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