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详细规划取得阶段成果 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

25.04.2018  11:13

  原标题:副中心详细规划取得阶段成果 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 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空间结构

  2017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了“一核一主一副”的城市空间布局。其中,“一副”即指北京城市副中心。

  3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为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总面积约155平方公里。

  据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维汇报,目前,规划已经形成阶段性成果。草案明确,要有序推动中心城区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带动中心城区其他相关功能和人口疏解。同时,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打造无愧于新时代的千年之城。

  张维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两翼的一翼,规划要重点处理好副中心与中心城区的关系,与副中心外围地区的关系,与城市东部地区和通州周边地区的关系,着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城市特色——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

  “2016年,北京市组织开展了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工作,在12家中外联合设计机构的方案基础上,采纳各方亮点与智慧,汇总形成城市设计综合成果。”张维介绍,副中心详细规划充分吸收、融合了城市设计综合成果的主要内容,落实“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的要求,遵循中华营城理念、北京建城传统、通州地域文脉,形成“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绿色交通、生态市政、民生共享、风貌景观等专项系统的多规合一,形成一张规划蓝图。

  规划管控方面,张维介绍,将研究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规划管控体系,强化由管控图则、设计导则、技术准则和三维智慧信息平台组成的“三则一平台”,为后续规划审批管理提供支撑。

  有机结合——行政功能加其他城市功能

  张维表示,副中心建设将紧紧围绕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促进行政功能与其他城市功能有机结合,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为主导,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

  一方面,将发挥行政办公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序推动中心城区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带动中心城区其他相关功能和人口疏解。同时,将依托运河商务区和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等地区,加强商务服务功能的细化落实,制定详细的准入门槛、激励政策与退出机制,重点承接部分中心城区商务服务功能。

  此外,城市副中心建设将充分发挥通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以文化旅游区和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重点,促进文化与传统、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时代的融合。同时,围绕三大主导功能形成高品质的城市综合功能,依托城市绿心、家园中心营造宜居的居住环境,建设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

  多点发力——综合交通、职住平衡、公共空间

  “副中心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来规划建设管理。”张维介绍,规划从城市综合交通、职住平衡、公共空间等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最关注的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

  交通方面,将建设以人为本、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系统。以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为主导,优先保障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构建“小街区、密路网”的路网体系。职住平衡方面,将优化城乡职住用地结构,建立混合有序的用地布局,加强住房保障,打造公平、优质、智慧的民生服务体系,推动副中心职住平衡发展。公共空间方面,将着力塑造高品质、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构建层级明确、连续贯通的公共空间体系,深挖空间资源增加公共空间总量,构建功能复合的公共空间,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和艺术性。

  此外,将着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刚性与弹性的关系,管控好刚性约束条件,避免出现重大结构性问题,通过划定战略留白地区,为城市发展预留弹性空间,以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同时,创新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坚持技术创新为人民群众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人大建议——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城市

  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委员郝志兰在代表城建环保委作审议意见建议发言时,就规划草案提出三方面建议。

  首先,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要在承接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过程中,做好设计列出清单,并在详规上一一布好点,做到精细、精准承接,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入挖掘副中心绿色生态宜居特色,落实“两带、一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整体结构,进一步明确东部与北三县、西部与朝阳区的两条绿色廊道,打造自然半自然滨水堤岸,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大尺度绿色空间。妥善处理好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与通州区总体规划、北三县地区规划的对接。

  其次,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城市方面,要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严防副中心出现新的“城市病”。要加快老城改造更新,实现以新带老、整体提升,提高通州百姓的获得感。按照核心区的标准,提升副中心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行街巷长制、小巷管家制,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认真研究建筑高度管控与土地利用效率的关系,加快推动中心城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优质资源向副中心配置。解决好职住平衡问题,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推进共有产权住房供应。

  规划实施机制方面,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建议,要进一步创新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推进副中心重点区域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细化副中心各项规划目标实现的时间节点,建立副中心规划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常态化机制,根据体检评估情况并结合规划时间节点,必要时按程序对规划进行调整。(高枝)(来源:北京日报)

供稿单位: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