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人生 草木之间
人生于天地之间,不可能脱离自然环境而独立生存,因此必须了解和尊重自然;而想要生活得更好更诗意,更是应该与自然亲近。一“不得不然”,一“最好如此”,都涉及“博物”的态度。与这一主题密切相关,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的《博物人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一书饶有趣味,引起了我的兴趣。
何为“博物”?通俗言之,即知晓事物,因而颇在乎分类,在乎名字。“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的“诗教”。而知道名字就是最终的目的吗?显然不是。作者借用美国作家狄勒(Annie Dillard)的话给出了进一步的回答:“我想做的,并不是去学得这山谷中各种蓬勃生命的名称,而是要让自己对其意义保持开放的态度,也就是要尝试让自己时时刻刻感受其存在所可能具有的最大力量,并留下印象。”这类博物的学问就是曾经兴盛过的博物学。
如作者所言,博物学关涉人类生活史、人类科学史的一个重要传统,既是一种知识形态,又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使得它天生具有一种亲和力,而不只是摆在殿堂里的抽象之思。作者得以采用更平易并融入个人感情的叙述方式娓娓道来,普通读者如你我也容易并乐于接受之。
如引言中,对“大自然是家的延伸”的童年生活的回忆,对“人世间的一切价值最终都依附于土地”的信念的坚持,对植物与美女作为小众话题与大众话题的类比等,都饶有兴味,呈现鲜明的个人色彩,而不同于大多数“某某学”高头讲章式的严肃和无味。这一点在“走进草木世界”一章中对博物学渗透于个人日常生活经历的讲述尤其明显,几个小节分明可做随笔、小品读。
除了上述以第一人称做主语的生动文字,其他几章对于博物学一般性质和地位、西方博物学家、民国博物学著述和刊物、国际博物学民间组织等的介绍,也出以活泼的笔墨,如面对面讲故事,将博物学爱好者必要的知识储备一一胪列。
对中国古代博物传统的追溯也是本书一大亮点。作者拈取《诗经》名篇中的博物学内容,如《周南·关雎》中的雎鸠、荇菜,《豳风·东山》中的栝楼、伊威、蟏蛸,《秦风·蒹葭》中的蒹葭以及《召南·小星》中的参星、昴星等,详细释读,古今对应,更加深了对诗歌本义及其意境的理解。无疑,这些动植物和星象大大丰富了诗歌文学性的内容。后世文学、史志多对《诗经》意象进行引用,更是体现了博物传统的一脉相承,作者分别举了《红楼梦》和《通志》的例子加以说明。
对于《诗经》中一向被视为文学手法的“赋比兴”,作者也从博物学的角度进行了新的阐发,赋予其认知的含义,认为“兴”是更为复杂的主观建构,代表了人认识世界的更高阶段,进而提出了“博物之兴”,倡导通过观察、描写大自然,触类旁通,理解世界并自我实现。这一沟通文学艺术与自然科学的逻辑进路不能不说颇有新见,如果能落实,对于人的诗意化生存别具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精美的四色插图,生意盎然的自然世界在缤纷美丽的色彩、丰富多样的形态和纤毫毕至的线条间跃然纸上。图片多为作者自己所摄,想必当时也惊叹和醉心于这样活色生香的原生之美吧。
美国博物学家阿加西(Louis Agassiz)曾说:“Study nature,not books。”中国有句话可以对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行路的目的不在劳其筋骨,而在用眼睛、用心观看和体味周遭的自然和当下的生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山水草木之间既有禅味,更富诗意,亦总关情,“博物”最终指向的是健康、丰富、精彩的人生。(h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