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箭在弦上
资料图:北京市4月18日举行“感动西城”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为老人提供家政和生活服务的社区志愿者获提名奖。
2017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4月21日-23日在北京举行。图为今天主论坛开场之际,欧美同学会合唱团合唱。
中新北京网4月21日电(张劲松 孔明)中央近期密集出台政策文件,初步形成养老服务业的顶层政策架构。其中,备受瞩目的长期护理保险纳入新近出台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并在上海、成都、广州、青岛等城市展开试点。业内人士认为,广泛试行老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是箭在弦上。
这是21日开幕的“2017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透露的信息。该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医院管理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六大院系联合主办,清城同衡大健康科技研究院承办。论坛以“布局、落位”为主题,邀请政府、学界、企业等2000多人与会,探讨行业发展趋势、解读产业政策、讨论养老产业落地之路。
长护险:打破“久病床前无孝子”困局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者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
目前,中国平均每6人当中,就有1人达到或超过60岁。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支出将持续增长。
中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近1.5亿人,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人。“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困局如何破题?特别是在大城市,专业护理费动辄每月五、六千元,这对于每月区区3000元养老金的老人来说,怎么负担?
2016年7月,人社部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用1-2年时间,在上海、成都、广州、青岛等15个城市试点,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力争在2020年前,基本形成适应中国社会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
2017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这是“十三五”时期22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其中要求“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适销对路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需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地区要统筹施策,做好长期护理保险与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福利性护理补贴项目的整合衔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益。
青岛:城镇职工试行长期医护保险制度
早在2012年,青岛就已在全国率先试行城镇职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随着城乡一体化新医保政策实施,从2015年1月1日起,农村老人也被纳入到长护险覆盖范围。
目前,4万多名参保患者享受了护理保险待遇,平均年龄80.4岁,累计支出护理保险基金11.3亿元。
青岛市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分为专护、院护、家护、巡护四类。
“专护”主要针对重症失能老人,“院护”主要针对终末期及临终关怀老人。
完全失能的终末期病人,常出现感染、高烧、褥疮、坏疽等家庭或一般养老机构难以处理的病情,只能反复住院或长期住院。一方面,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家属陪床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医疗资源大量占用,还会造成医保基金支出急剧增长。
青岛实施护理保险制度以来,失能患者在家或养老机构中即可得到医疗护理,不必去挤住院,使 “住院难”问题得到缓解;个人负担同时有所减轻,实现了以较低支付成本购买较高医疗护理服务的制度设计初衷。
通过开展带有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临终关怀性质的服务,青岛让1.2万多名老人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他们平均享受护理保险待遇时间长达310天。
“家护”主要针对城镇退休职工,“巡护”主要针对城乡参保居民。这两种长期护理方式是根据参保人家庭实际和本人或家属意愿,在家庭或没有医疗资质的养老院居住,由护理服务机构(或村卫生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上门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目前,青岛市护理服务机构中,民营机构数量占95%,承担业务量占98%以上,成为护理服务的绝对主力。
上海:以需求而非收入提供养老服务
上海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今年1月起在徐汇、普陀、金山三区启动试点。上海当地60岁及以上的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和居民医保人员,经过相应的需求评估后,可以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试点中,长护服务清单超过40项,包括协助进食、进水,手、足部清洁等基本生活照料,以及鼻饲、导尿等常用临床护理。其中,协助进食、进水服务的频次位列第一。
在养老机构发生的护理费用,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85%;而居家照护的服务费用,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可支付90%。有些地方,市民一个月能报销4000多元。
过去的养老资源分配,绝大多数以经济为门槛,也就是根据收入水平确定对象、提供服务。而上海试行的长护险,以身体条件为门槛,对于符合条件的参保者,决定能否获得养老服务、获得多少服务的,不是收入水平、而是需求评估的结果。
长护险不仅给养老公共服务的“盘子”里增加了一种工具,还对既有的养老服务资源进行系统集成。上海的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最终将被整合到同一个调度和结算的系统中。
广州成都:今年陆续开展长护险试点
截至2014年,广州市60岁以上老人共有133.6万,其中约有24万是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需求长期照料护理。
根据广州市2014年实施的公办养老院收费标准,住房费、护理费、伙食费等各项费用相加,接近2000元,其中半照顾或全照顾的护理费用达640-800元。如需“专人特殊照顾护理”,在民办养老院中可能更高。不住养老院、在家里照顾的话,往往不得不请保姆。
如今在一线城市,保姆或月嫂的工资每月上万元。专业养老护理员、护工的护理费也要每月6000多元。这对于一个每月拿3000元左右养老金的老人,根本难以负担。
目前,广州市的老人护理险方案已经基本形成。当地老人的护理费有望报销7成以上,每月能省下几千元。
成都将从今年7月1日起开展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其后,全市近4万长期重度失能参保者将直接受益,长护险对其平均支付水平将在每月2000元左右。
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各界见仁见智。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一,推动老人长期护理保险成为第六项社保制度;二,政策应更鼓励居家护理;三,发展商业护理险补充;四,生育险转为护理险。
在4月21-23日举行的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上,业内人士还将举行平行分论坛,探讨长期照护与社区、机构的运营方法,“健康++”全面提升老年健康+,新常态下的养老金融及投资,构建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等议题。(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