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检察日报】2015检察日报法治评论周刊回顾:法治阳光 驱散社会雾霾
2015年本刊部分报道回顾
法治阳光 驱散社会雾霾
(本报新闻评论部集体采写)
深圳限购机动车:好心不能替代程序正义
发表于2015年1月7日
回放:2014年12月29日17时40分,深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的通告》,决定从2014年12月29日18时起,在全市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深圳这一举动被业内称为是“彻彻底底的突然袭击”,有专家也质疑其合法性。
进展:2015年1月,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致信广东省法制办,建议依法审查深圳限牌文件的合法性。1月26日,广东省法制办复函,认为《通告》符合有关规定。
但实体上的“符合规定”不能掩盖程序方面的缺失。地方政府通过一纸红头文件随意限购、限行,调控效果立竿见影,但实用主义不能替代依法行政,好心不能替代程序正义。
“存款失踪,索赔不可能”?专业视角消除社会恐慌
发表于2015年1月21日
回放:年初,多家媒体报道了多地储户存款在银行屡屡失踪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恐慌。
银行真的有那么不安全吗?记者细究每一起见诸媒体案件的来龙去脉,揭开“巨大恐慌”背后的真相:一些银行为了高息揽储或获取高额中介费将储户存款直接转给需要用钱的企事业公司或个人,甚至参与民间借贷。如果周转不灵到时无法补上,就会出现储户取款时发现存款不知所踪的情况。
进展:一段时间内各地出现的“储户存款失踪,索赔几乎不可能”,带来社会恐慌的新闻报道,其实是由于一些媒体只看到表象,没有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真实原因而造成的。专业新闻采写要有专业的视角和专业的精神,才能对引导社会舆论起到积极作用。
不处理违章不给年检:“捆绑”未有松动迹象
发表于2015年6月3日
回放:因车辆年检与违章处理捆绑的做法引发的行政诉讼不在少数。法院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依据,大多支持车主的诉求,要求车管所核发年检标志。据调查发现,捆绑是通行做法,而相关部门的依据为公安部颁发的规章。法律专家认为,通行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但若从公共安全角度出发,捆绑应该合法化。
进展:捆绑暴露了部门规章与法律之间的博弈,就法律位阶而言,部门规章违反上位法无疑,但从实践来看,捆绑有一定正当性,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推动立法修订,而不是以违法的代价推动“良策”的实施。遗憾的是,这方面立法未有进展,各地仍“各行其是”。
旅游未成行团费不退:旅行社仍在扯皮
“熊孩子”施暴:社会之痛亟须治理之策
发表于2015年7月1日
回放:今年上半年,各地发生多起校园欺凌事件,辱骂殴打、强迫脱衣、拍摄裸照、持刀威胁……但年龄偏小达不到刑事责任年龄成为施暴者的“护身符”。对此,出现两种声音,有人提出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增强刑法的一般预防作用,对可能误入歧途者能起到警示作用;也有人认为,降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扩大打击范围,将会使更多未成年人被列入刑法追究视线。
进展:半年来,“熊孩子”施暴案件仍不断发生,令社会不安。刑事责任年龄修改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涉及到立法、司法、教育、社会多个方面,希望解决低龄犯罪问题早日提上议事日程,尽早破解这一困扰社会的难题。
破产案件久拖不决:舆论监督显成效
发表于2015年8月12日
回放:DAC中国特别机遇(巴巴多斯)有限公司一起破产案件历时5年,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却迟迟未开,公司多次要求法院作出说明,法院均以“审计、评估工作未全面完成”予以回应。法律专家认为,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迟迟不开违背法律程序,而破产案件无审限规定客观上导致了法院审理的拖延,暴露了立法缺陷。
进展:近日,记者致电DAC公司负责人询问案件进展,对方表示,在法院的主持下,DAC公司已经和破产管理人签订了和解协议,双方约定协议内容将于2015年12月底履行完毕。
专家论证会:别成法治“绊脚石”
发表于2015年8月26日
回放:当事人或其代理人组织专家论证,并将论证意见提交给法庭,这是现实中常见操作手法。一种观点认为,只看一方材料、收取一方“辛苦费”的论证,难以保证公正;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论证有利于司法机关“兼听则明”,更有法学教授撰文《你看一下,会死人啊》。
进展:对专家论证现象虽然褒贬不一,但其长期存在,而且必将继续存在。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如何更好发挥其正面效应,避免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旅游未成行团费不退:旅行社仍在扯皮
发表于2015年10月28日
回放:郎女士一家准备去日本自由行,提前委托旅行社办理相关事宜。出发前孩子生病取消行程,已付的4万元旅行社分文未退。旅游局认为,旅行社应扣除已发生的费用退还未发生的费用,旅行社称,费用已经全部发生,却拿不出相关凭证。
进展:事情已过去三个月,旅行社至今没拿出相关证据。采访时,一业内人士说,要想退费,就得和旅行社软硬兼施,变着法儿地“磨”,否则别想弄清“已发生的费用”,“那是行业秘密”。这样的秘密还要存在多久?
“抢劫犯”亿万资产:期待进一步信息披露
发表于2015年11月4日
回放:今年10月,河南省郑州警方侦破16年前发生在郑州的抢劫银行大案,主犯石二群等人归案。当年抢劫208万元,石二群利用分得的百余万元赃款搞房地产开发,如今已是亿万富豪。随着案件披露,石二群用赃款投资发家引发公众热议。对于利用赃款从事经营活动所获得的亿万收益该如何处置,属于他个人的合法财产,还是违法所得应予追缴?
进展:案件披露后未见更多报道,石二群的财产如何处置无从得知,期待有关部门的进一步信息披露。该案反映了一个问题:违法所得追缴在司法实践中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谁来追缴、以什么程序追缴,需要顶层立法设计。
保护“深喉”:媒体义不容辞
发表于2015年11月18日
回放:2012年,因报道世界奢侈品协会,《新京报》《南方周末》两家媒体被对方告上法庭,本案被称为中国“第一起真正涉及秘密消息源作证问题”的媒体侵权案件。两家媒体一审败诉,在二审向法院提供“深喉”身份信息后反败为胜。
进展: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线人一旦曝光,则有可能遭到打击报复。正因此,美国“水门事件”报道记者一直拒绝透露线人身份,直到事发30多年后才披露。媒体因为担心输官司而“出卖”爆料人,其结果是,还有谁会向媒体爆料?公平正义何来实现?
恒大胸前广告:失信的代价
发表于2015年11月25日
回放:2014年1月,东风日产以1.1亿元买断了2014年2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期间,恒大淘宝俱乐部2014赛季及2015赛季主、客场比赛服胸前广告权益。2015年11月21日,恒大未经东风日产同意将“亚冠杯”决赛出场球衣胸前广告变更为“恒大人寿”。
进展:东风日产已正式向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法院起诉广州恒大淘宝,就恒大在2015年亚冠决赛第二回合中擅自更换胸前广告的行为索赔经济损失3244.1万元,同时要求免除合同中约定的2400万元应付款项。不少网友认为索赔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