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学术评价高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11月29日,第二届中国学术评价高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办,此次论坛主题为“理念、标准、方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构建”。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单位的学术评价研究界专家学者,以及知名学术期刊主编、图书馆界代表与相关媒体70余人参会。
郑水泉在致辞中表示,学术评价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最为基础性和导向性的重要环节,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但同时也是重大理论研究热点和实践难点。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以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为己任,也是持续举办“学术评价高峰论坛”的初衷。他围绕论坛的召开谈了五点体会:一是要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学术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建构;二是要开展多学科的研究和交流,促进大家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构建完善学术评价体系;三是要总结学术评价实践的经验,逐步改善评价效果,复印报刊资料系列评价成果所彰显的同行评议价值很值得推广;四是学术评价要借鉴国外的做法为我所用,但不能简单生搬硬套;五是要深入挖掘中国历史、文化、国情,切实探索中国特色学术评价的内涵。他强调,中国人民大学理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人民大学80周年校庆贺信中的厚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贡献智慧和理论。
李军通过回顾多年工作和学习实践,提出了复印报刊资料的资料和智库服务的重要价值,对复印报刊资料的贡献给予高度肯定。同时,他对十九大报告关于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学术期刊界应在“如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这方面贡献力量,并认为,从这个角度讲,复印报刊资料的选文和评价对于引领学术期刊坚持正确导向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强调,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学术期刊首当其冲的重大任务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思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深层次研究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是一项了不起、有作为的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辜负这个时代,应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论坛的第一阶段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主任兼副总编、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钱蓉主持,三位专家进行主旨报告。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建宁从宏观层面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进行了阐述;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将国家“双一流”布局与金平果优秀学科排名进行了比较分析;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益东探讨了开放式评价与学术市场在学者创造力大解放中的重要作用。
论坛第二阶段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主持。高校学报理事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主编蒋重跃阐述了协调发展应作为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之间的基本共识;《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总编辑姚申提出在营造更合理的学术生态环境过程中,应警惕单一评价指标扼杀学术创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武宝瑞阐述了复印报刊资料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思考和探索。
论坛第三阶段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高自龙主持。《甘肃社会科学》主编胡政平就当前学术评价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赵丹群对定量化学术评价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姜春林阐述了学术评价学的学科体系建设的意义、体系的构想及创建策略。
论坛第四阶段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刘益东研究员主持。来自长安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的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发言。
武宝瑞做了总结发言,他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本次论坛研讨带来的有益收获,并表示,书报中心和评价研究中心会将此论坛持续地办下去,同时将沉淀、总结论坛研讨成果,继续深入探索学术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积极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建设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具有十分切近的现实意义。本次论坛汇聚人文社科学术评价专家,围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构建”开展了热烈的研讨,在推进和实现这一历史使命、引领中国学术评价理论方法进步方面迈出了先行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