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周业安:公司变脸术=操纵股价=财富掠夺
有些上市公司屡屡采取变脸术,美其名曰市值管理,其实就是试图操纵股价,方便相关利益方更好地获得资本利得。这些上市公司自以为很聪明,但现在不同以往,通过大数据分析,完全能从中找出蛛丝马迹,让股价操纵行为无所遁形。
川剧的变脸是绝活,舞台上艺人的脸谱瞬息万变,令人叹为观止。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变脸很受国人的喜爱。但不是每一种变脸都如此受欢迎。对上市公司而言,如果业绩也玩起了变脸,那就不是艺术了,而是一种变向的财富掠夺。好比一个公司在盈利预测中说,公司半年报净利润将同比递增20%,投资者一看还不错,于是会充满期待地买入股票,指望着能够和公司一起分享成长的收益。随着半年报披露时间的逼近,该公司突然发布临时公告称,半年报将亏损5000万!这变脸术玩得也太溜了。投资者怎么办?只能赶紧割肉啊。公司先报喜把股价推升,然后报忧来反映真实的业绩,这本质上就是股价操纵。虽然类似的事件中,公司都宣称是因为某些突发性的事件所致。问题在于,盈利预测的发布时机和真实业绩信息的发布时机都像经过精确设计的,其间正好构筑一条完美的股价波动轨迹,普通投资者在这条轨迹上不知不觉扮演了“韭菜”的角色。
上市公司屡屡上演变脸术,美其名曰市值管理,其实就是试图操纵股价,方便相关利益方更好地获得资本利得。这些上市公司自以为很聪明,但现在不同以往,通过大数据分析,完全能从中找出蛛丝马迹,让股价操纵行为无所遁形。监管部门只要下工夫去阅读市场上的股价变化逻辑,那就很容易找到股价操纵的痕迹。严厉打击价格操纵,确保市场秩序,这是价值投资得以实现的关键。如果市场投机氛围浓厚,必然意味着价格操纵获利的概率大,被惩罚的概率小。所以,投资者的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监管出来的,并非依靠自身学习所得。在一个投机氛围浓厚的市场,投资者再怎么学习,也只能学习投机的技术。好比说过去无论是分析师、机构投资者还是普通投资者,都把各种技术分析视作葵花宝典,言必称K线,买卖决策必数波浪,一个市场如果都是依靠这种技术图形来做投资决策,岂不是恰恰说明市场上价格操纵的普遍性?正因为市场的无序导致了投资者迷恋投机技巧。这是A股市场长期流行价值投资无用论且膜拜技术分析的根本原因。
提升市场的透明度,一方面依赖监管,另一方面依赖技术进步。所以,大数据对价值投资非常重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可找到性价比高的投资标的,从而实现安全套利。实际上,当一个市场慢慢开始走向成熟时,安全套利的机会比比皆是。只是长期的投机氛围诱使投资者产生了认知偏见,主观上无视这些价值投资机会,从而自认为大数据方法没什么作用。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运用大数据方法来构建自己的投资模型,通过数据分析来发现投资机会。这也说明经过严格监管之后,市场比以前有序了。可以预见,监管越严格,对价格操纵打击力度越大,市场的透明度就会越高,而价值投资就会逐步开始流行。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必然分离均衡,成长性越强的、盈利越稳定的公司,就越会获得投资者的青睐,投资者按价值投资的理念和公司一起成长,共享投资收益。此时的资本利得不是来自二级市场,实际上来自公司的价值创造。而那些看不到前途的公司则会变成投机者的乐园,投机者在里面满足各种对技术分析的想象,其实就是体验赌博的乐趣。投机者不可能在一个市场上完全消失,毕竟总有人喜欢冒险。
但是,价值投资也并非百分百盈利。许多投资者有种错误观念,以为价值投资肯定会盈利。如果这么思考问题,那十有八九就会吃亏。价值投资的前提在于找到性价比高的公司,并且这公司有持续盈利的能力。寻找性价比高的公司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公司和估值公司的过程,这是需要下功夫的。许多人迷恋技术分析,多半是因为技术分析就看看图形而已,比起劳心费神去阅读会计报表,分析各种公告,查阅各种相关的行业和宏观经济信息,相对来说省力很多。特别重要的是,即便你下了很大工夫去研究一家公司,也未必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对成熟的行业而言,信息比较透明,公司的价值容易估计,所以相对比较好判断。比如上证50的成份股就是如此。茅台这样的公司是最容易估值的。刚开始体验价值投资的机构和普通投资者通常会选择容易估值的对象去投资,从这个角度说,上证50的走强与其说是因为业绩的吸引,不如说是因为恰好满足了投资者的心理。当真要说这些公司的股价还便宜,恐怕买入持有的人心里都没底。之所以坚定持有,仅仅是因为这些公司的业绩和未来更确定,这正是投资者确定性偏见、或者损失厌恶、或者风险厌恶等心理特征的综合反映。
显然,价值投资不可能仅仅坚守成熟的行业,最终还是得回到成长型公司上来。只不过成长型公司的估值非常困难,对机构和普通投资者而言,需要付出很多,且对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当有些公司把变脸术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还是有不少成长型公司在坚守本分,老老实实做实业,这些公司最终会被市场挖掘出来。无疑,基于这些公司的价值投资显然要比投资上证50更为突出。问题是,你愿意如此花气力去挖掘吗?你敢下决心去投资吗?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