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设计,让消费市场认知森林养生游价值

19.05.2015  20:06
  当代都市人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终日身心透支巨大,疲惫之感日重。这种情况长此以往,将对身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为了得到彻底放松,时下出现的养生旅游成为当代都市人的呼唤。特别是交通网络的日益发达,让人们的出行能力不断增强,出行旅游不再是“难得出门,多走多照”的走马观花游,而是转向“常来常往,身随心动”的身心体验游。
  
  在众多的养生旅游方式中,森林养生旅游因具有诸多优势而颇受青睐。地形条件便于开展多样化养生活动。森林通常位于连绵起伏的山地丘陵,其地形变化多样,可以针对各种养生活动的强度、形式等不同要求,形成多样化的活动空间,令森林养生旅游地区内的细分客群各得其所;物产丰富便于开发特色化养生服务。森林往往是生物多样性的地区,这里会集聚大量具有地域特色、可以食用或药用的动植物品种。森林养生旅游地区可以依托这些动植物品种的相关物产,开发特色食疗、药疗、理疗服务。森林地区的生态品质好,生态容量大,在起伏地形的配合下,可以营造出令身心愉悦的微气候条件。很多养生旅游项目选址森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此可以充分利用高差、日照方向和林木布局,实现其他地形地貌条件下难以获得的舒适感受。
  
  那么,什么样的地区适合开展森林养生旅游活动?
  
  首先,要有地形起伏、容量充足的林地活动空间。森林养生旅游地区必须具备起伏有致的地形,既不能是令人难以消受的高海拔、大坡度地区,也不适于过于平坦、缺乏活动吸引力的平原地带。同时,森林的规模也应足够巨大,以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容量,引入更多客群,实现集聚效应。
  
  其次,要有植被茂密且物种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养生旅游地区必须拥有高森林覆盖率,林木尽可能茂密,以保障充足的固碳容量,释放尽可能多的负氧离子。在此基础上,森林生态系统所包含的动植物种类还应较为丰富,能为养生服务和活动开发提供素材。
  
  第三,要有愉悦身心且适游期较长的林间微气候。森林旅游地区必须拥有湿度适宜、温度适宜、体感良好的微气候条件,令人们置身其中,倍感愉悦。在此基础上,宜人微气候的延续时间还应尽可能的长,通常是兼顾春夏秋三季。
  
  第四,要有可与养生服务相结合的特色物产和资源。森林养生旅游地区最好拥有特色突出且可开发成为养生服务产品的特色动植物产和温泉、矿物质等资源,这是树立旅游品牌、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关键。实证表明,依托这些物产和资源开展餐饮、理疗、购物等活动,才是森林养生旅游地区的主要收入来源。
  
  最后,要有配套完善的养生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森林养生旅游地区面对的是有着身心恢复、休养乃至诊疗诉求的专项客群,他们对当地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通常高于普通客群。特别是对医疗、文化、娱乐、运动等社区服务设施门类,要求完善、具体,能在养生社区内统筹满足。
  
  美国游客在剑门关国家森林公园体验玻璃观景平台 杨振之供图
  
  目前,我国大部分森林养生旅游地区在森林疗法引进应用上差距明显。尽管森林浴、负氧离子浓度等相关名词已屡见不鲜,但在针对细分客群的专项森林疗法设计,对森林植物群落进行配置以优化森林疗法效果等方面,专业化程度明显不足,这也直接影响着消费市场对森林养生旅游的价值认知和价格认可,难以形成真正的优质优价服务产品。
  
  如何让更多的森林养生旅游地区在规划设计中既能保障服务品质,又能塑造品牌特色?笔者以为应遵循以下五点。
  
  ——以保护和优化森林生态系统为首要原则。森林养生旅游地区的规划设计,必须明确保护和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的绝对优先地位。首先,应以生态容量作为主要参考值,科学测算林区的游客容量,以确保森林的可持续性,不能因游客进入而遭受不可逆的生态破坏。其次,要通过林相改造、物种配置、生态群落营造等合理适度的生态介入手段,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容量和生物多样化程度,令其更加适合开展养生旅游活动和具有更强的旅游吸引力。
  
  ——打造完善绿道系统以引导森林养生活动。森林养生旅游地区应构建四通八达的林间绿道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引导游客开展各种各样的森林养生活动。首先,游客在绿道中漫步,就是在进行富氧呼吸的森林浴体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其次,绿道沿线设置一系列主题活动节点,如林间瑜伽平台、林下水疗平台、香氛疗法花径等,供游客自主选择体验,有效延长其停留时间。再次,绿道沿线应配置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应急呼叫、慢行换乘、小坐休憩、净水补给等功能,保障游客的整体体验品质。
  
  ——挖掘特色资源以形成品牌化差异卖点。森林养生旅游地区需要在本地特色物产和资源中优中选优,打造形成具有差异化吸引力的品牌养生产品,以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森林旅游市场中成功破局。以韩国最受推崇的森林养生旅游地区江原道和京畿道为例,其特别强调对森林物产的养生旅游开发,将各种药用食材全面融入户外健身、旅游餐饮、专业理疗和纪念购物等环节,通过林下采药、药膳食疗、药草汤浴、保健商品等门类深度挖掘游客消费市场,取得良好效果。
  
  ——以专业化森林疗法保障游客的消费价值。森林养生旅游地区如想切实提高旅游经济绩效,在资源可持续性与价值变现之间寻求理想平衡,就必须坚持专业化发展原则。以日本的森林疗法设计标准为例,要求在森林疗法步道的入口处需标示疗法线路的必要信息,如线路的坡度、距离、运动量以及生物多样性信息等。这些线路的平均坡度通常在5°以下,步道平均宽度1.5米-2米。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一系列指导性指标,包括林木平均直径为50厘米的林分,最适合密度为每公顷150株-200株;林木平均直径为30厘米的林分,最适合密度为每公顷400株-500株等。即便如此,日本的森林疗法基地认证标准体系尚在不断完善中,其目前具有两个1级指标(自然社会指标和接待能力指标)、8个2级指标和28个3级指标。只有如此专业化的森林疗法标准体系,才能保障相关服务的客户价值。
  
  ——以生活化公共设施和物业配置吸引重游。森林养生旅游地区需形成一个或若干个服务大本营,可依托现有城镇村落,也可新增建设度假社区等,这些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务必体现生活化特征,给人以宾至如归之感。同时,在物业类型配置方面,不能简单堆积常规度假酒店、别墅与公寓,而要引入更专业的养生度假物业产品,如在度假村客房和度假居所内配置专门的理疗房间和设备,并提供养生管家服务等。由此,有效强化客户对本地的归属感,将其视为暂别喧嚣、恢复身心的寄托,从而促进其自觉自愿地不断重游乃至投资置业。(wp)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作者:杨振之 齐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