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论坛]张维为:中国崛起势不可挡 中国青年要自信(图文)

01.12.2015  20:03

 

 

 

 

欧阳永志 摄影

  本网讯 11月30日下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研究所所长张维为应邀做客我校,在“名家论坛”讲台上和师生畅谈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及前景,指出中国崛起大势不可阻挡,鼓励中国青年要自信。

  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柯炳生在论坛前会见了张维为教授,感谢张教授百忙之中应邀来我校为师生做辅导报告,并就新形势下“怎样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交流座谈。学校领导张东军、秦世成、张建华、李召虎、宁秋娅、辛贤,校长助理刘丰林(挂职)等和师生一起听取了报告。

  校长柯炳生主持论坛。他说,本场论坛是学校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系列报告之一,通过一系列专题辅导报告和集中学习,广大师生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维为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在日内瓦大学研修国际关系硕士、博士,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担任邓小平及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文翻译,走访过100多个国家。他撰写了《改造中国:经济改革及其政治影响》,“中国三部曲”(包括《中国震撼》、《中国触动》、《中国超越》)等多部中英文著作。在他看来,中国发展所带来的成就超过所有转型国家,中国崛起所取得的成绩,超过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人要从国际视野中找到中国自信。

  论坛上,张维为从长沙机场与美国机场的对比、国内热议的高铁之争说起,阐述了“没有自信,就没有中国崛起”的观点。他从“换一个指标体系看中国”“换一个范式看中国”的角度,重新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通过在西方生活的24年经验,以及走访多个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张维为得出结论,中国的发达板块已经形成,并且发达板块的硬件已经全面超过西方。中国无论人均寿命,还是道路的安全性都高于发达国家,无论是地铁、火车、机场、商业设施,都是世界一流的。

  在西方话语体系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对“中国模式”提出了诸多怀疑和猜忌。对此,张维为结合自己的研究说,“70%的中国人一出国,就爱国,效果比学校的教育还要好”。他认为,我们应该平视美国,平视西方,这样才能保证人民自信,不被美国忽悠。“中国模式”得以成功的制度原因,可以简称为“一国四方”——“一国”,即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四方”指的是中国在四个方面的制度安排:在政党制度方面,是“国家型政党”(或“整体利益党”);在民主制度方面,是“协商民主”,包括决策领域内的“新型民主集中制”;在组织制度方面,是“选贤任能”;在经济制度方面,是“混合经济”。这些制度安排保证了中国的迅速崛起,也是“中国模式”超越西方模式的重要制度保证。

  张维为还从国家体制、政治制度、民主、法治等方面逐个分析比较,提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逻辑”,要“摒弃大国小民的心态”,鼓励“中国青年,要有自信”,自信是一切成功的保证。

  报告会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信电学院教师王红说,他也曾在国外求学,张教授讲的他很有感触,出国后就会更加爱国,自己选择回国就是因为看好祖国一定会超越西方。工学院2015级研究生张子梅对中国人要有自信的观点很受鼓舞,“正如张教授所说,不是用麦当劳来改造八大菜系,而是通过借鉴一些好的东西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师生们纷纷表示,听了张维为教授的报告,增强了幸福感、自豪感,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坚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念。

  全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在职教职工党支部书记、2015年新入校教职工和学生代表近500人聆听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