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 蕾

14.04.2015  17:16

奔跑在清华园的春天里。 张泽泳

  4月5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数十位清华学生身着运动服,分成两队,由南向北,开始了马拉松赛前仿真训练。

  领跑的男生叫做徐达,是清华大学2012级物理系本科生、清华学生马拉松爱好者协会会长。他以平稳的速度前进,帮助大家更好的把控跑步节奏,并不时回头看看身后的队伍,为放慢脚步的同学加油鼓劲。

  过去一年,徐达和马拉松爱好者协会的成员们参加过天津马拉松、北京马拉松、郑开马拉松,一些成员们也曾在东京、纽约、伦敦、柏林的赛道上挥汗奔跑。而这次协会组织的赛前拉练却显得意义非凡:4月12日下午2点30分,“U-run2015清华大学校园马拉松”在清华大学校园内鸣枪开赛。3200名清华大学在校学生、教职工及清华校友在精心设计的校园跑道一边欣赏校园美景,一边享受奔跑的快乐。

U-run2015队伍跑过清华主干道。 杨艳斌

  四月的清华园,春风柔软,池水滢泽,芳草满晴波。“只觉得要拼尽全力奔跑,方才不辜负这好景美时光。”徐达说。

发轫:承续体育传统发扬马拉松品牌效应

  一直以来,体育是清华教育教学的重要特色和文化传统,历经百载,一以贯之。尤其是长跑活动,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便已蔚然成风。校园内没有长跑场地,很多学生就从学校西门出发,跑向体育大学、圆明园或者颐和园等地。

U-run2015队伍跑过二校门。 杨艳斌

  如今,清华每年都要进行长跑测试,相较于国家要求的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清华坚持采取更高标准,即男生测试3000米,女生测试1500米。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将大一和大二学生的“阳光长跑”纳入课内要求,保证大一和大二学生每周有两次长跑锻炼。如此,课外长跑锻炼和课上长跑测试共占到了体育课分数的30%。严格考核,人人过关,体育课不及格不能毕业。

  “所以,清华园里举办马拉松赛,不是一拍脑袋的决定,它深深扎根于清华的长跑传统。”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如是说。“马拉松”已成为清华体育传统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国际十大马拉松赛之一、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是参与度最高的赛事。2001年起,每年清华大学都会组织同学们参赛。人数最多的时候,6000余人同时站在赛道上,占据了参赛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浩浩荡荡的紫衫军团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连续十年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校友邓静芝这样描述清华师生参赛时的景象——“北马如一场年度盛事,受到了非同一般的礼遇。清晨五点,提早作业的食堂率先打响战斗,迎来睡眼朦胧的运动员;六点,数十辆校车一列纵队,浩浩荡荡地开向起点;八点,各院系志愿者沿途支好补给点,拉开大旗,生怕自己的气势输给别家;十点,体育部的补给如约出现在学院路上,你想吃哪几样就吃哪几样。及至终点的补给,校车,提早开放的澡堂,都让你觉得,这一天的园子是为马拉松而呈现的。”

  然而,随着北京马拉松的规模扩大,社会上人们的参赛热情不断升温,赛会组织方开始限制人数,去年清华只有两百多人成功报名。“清华同学参加马拉松赛的积极性不能因此受到影响,‘马拉松’已经成为清华人的品牌,我们要把马拉松精神和传统承续下去。”在刘波看来,这正是清华举办校园马拉松赛的初衷。

愿景:实现清华体育氛围的联动融合

  跑在清华园的春天里。中长跑二队队长、数学科学系2013级本科生王怡为这个消息兴奋了很久。王怡对长跑怀有浓厚兴趣,入校伊始旋即加入清华大学学生马拉松爱好者协会,共跑过6次马拉松全程。而这一次,可以在清华熟悉的马圈奔跑,这对他来说,显然是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校党委书记陈旭、团中央学校部部长杜汇良、校团委副书记胡凯共同为U-run2015鸣枪。 杨艳斌

  除了学生,还有部分教职工、校友报名参加了校园马拉松。41岁的桃李食堂的打菜师傅孙军科,自2004年至今每年都参加北京马拉松赛,是名副其实的赛场“老将”。在取得本次校园马拉松参赛资格后,每天工作结束,无论多晚,他都坚持在操场跑10圈。“我非常享受跑步的过程,争取这次跑进半程前30名!”

  消息甫出,清华学生马拉松爱好者协会第一时间响应,纷纷发挥专业优势,在日常训练计划上有针对性地增加了长距离匀速跑的内容,并且在周末组织了马拉松赛前的长距离拉练——包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仿真拉练和学校马圈的适应性训练,来帮助协会同学逐步适应马拉松这项长距离运动。参与人次已逾二百人。另外,协会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对如何进行马拉松赛前训练和赛后恢复等知识内容开设了专门的线上专题,为有需要的同学们提供跑步姿势、训练方法、园内可供训练的路线建议、赛后恢复指导等马拉松专项内容。

  由于协会中聚集了包括了校中长跑二队、各院系体队的跑步“大牛”,所以在校园马拉松赛前,他们也通过参与各自院系安排的训练活动,帮助其他同学更好地进行赛前准备。

  “学校组织的类似赛事,是带动大家认识长跑、养成锻炼习惯的绝佳契机。”徐达说。“更多的人期望参加马拉松,就有更多的人开始有意识地加强长跑训练,即使是观望的那些同学,也会因为这样一场活动,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马拉松运动。可以说校园马拉松赛带动起了新一轮的马拉松热潮,也很好地体现了我们清华人的长跑体育氛围。”

  “清华校园马拉松赛只设半程马拉松和10公里,学生们通过体检,便可通过所在院系报名。”在刘波看来,校园马拉松难度、门槛较低,又是首次在园子里举办,非常具有意义,因此,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但诚如徐达所言,与参赛热情本身相比,通过大家对赛事的关注来引导、敦促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学校更愿意看到的结果,“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清华体育氛围的联动融合。”

我们在U-run2015上自拍留念。 杨艳斌

  近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群众体育氛围的营造。课程建设上,全校范围内已开设田径、球类、游泳、武术、跆拳道、艺术体操、击剑、射击等50余门课程,实施“4+2+2”的课程体系。学校还在在新生军训时恢复“第一堂体育课”的传统,大一新生与学校全体体育教师面对面,聆听几代清华人的体育故事,全面了解清华体育要求,领略清华体育精神。

  课外的“马杯”(即马约翰杯)运动会,以体育竞赛为主线,形成了体育课、学生体育协会、各院系与校级体育竞赛相结合的一条龙竞赛体系。体育代表队同学组成的“班级训练营”和“马杯教练团”,分别以班级、院系为单位,带动清华更多的同学运动起来。同时,清华的体育场馆设施也在逐步改善,多数场地免费面向学生开放,以保证学生体育锻炼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需求。

收获:锻炼身体塑造人格锤炼品质

  无论训练还是比赛,一圈一圈周而复始,看上去并不是件有趣的事情。同时,还要克服因疲劳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心理不适。甚至,确实坚持不下来时,面临着半途而废的挫败。那么,参加马拉松,究竟能收获什么?

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为U-run2015优胜者颁奖。 杨艳斌

  早在马约翰先生执教清华期间,就不断强调体育的“迁移价值”,他认为,“体育是激发爱国热情和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1952年,蒋南翔校长把体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强调“科学知识、进步思想、健全体魄统一”。提出“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改革开放后,清华体育工作进入创新发展时期,学校将体育作为培养人的重要方面,提出“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教育观。

  在清华体育的学科建设布局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一以贯之的传统。

  最基本的是健康的体魄。数学科学系2011级本科生、清华大学学生马拉松协会第十一任会长陈张弛说,“因为适量的跑步是通向好体质、通向健康生活的最直接有效方式。空气好时,出去慢跑一公里,就能感觉到身体发热。关节活动开后,那种大口吸入氧气,心脏有力跳动,全身协调迈步的感觉挺舒适。不在乎速度,只要跑起来就能感到身体的变化。”

U-run2015上的外国面孔。 杨艳斌

  清华一直坚持“长跑”作为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抓手。通过跟踪测试,发现学生台阶运动的不及格率入学前为52.6%,入学半年后降为7.2%,一年半后变成3.1%;体质水平高中毕业时平均57分,大一提高到68分,大二72分。跟踪测试的90多万条数据说明,通过参加长跑等体育锻炼,学生整体体质、特别是耐力水平,入学后整体上逐年提高。

  时至今日,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还坚持每周四下午在西操跑步。在清华大学第一堂体育课上,施一公也与新生们分享了自己学生时代每天下午四点半在操场上锻炼的故事。他谈到,当年在清华园养成的习惯让他在之后紧张的学术研究中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如今,他依然坚持锻炼,同时他也建议大家养成每天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因为“体育锻炼是一种自强的精神、一种拼搏的气质、一种受益终生的生活方式”。

  “除了锻炼身体,马拉松还增强了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马拉松充满未知,身边还在坚持奔跑的队友,就像风暴中的一盏明灯。”经管学院2010级本科生、清华大学体育代表队大队长刘锴说。“目前清华共有39个项目45支代表队,运动员超700人,是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代表队,无论是队伍训练,还是激发普通学生的锻炼热请,都需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

  这些还远远不够。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百米冠军、“眼镜飞人”胡凯看来,体育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体育教育就是精神层面的训练,是锻造人的品质。“运动可以让自己达到极限,你会体会不一样的风景。我相信,这个极致,正是真正推进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源泉。

  是的,无论是半程,是10公里,还是仅仅参与,马拉松的过程,就是实现对自我超越——“旁人以为马拉松是平缓安静的,却不知道这漫漫长途中包含了多少勇气和挣扎。撞过墙,也有过饿、冷、岔气、水漾。大概是经过苦难和折磨,让终点冲线的时刻变得熠熠生辉。”

  2014年春天,热爱长跑的陈张弛,信手涂下这样的诗句——“我记得北马赛道上,以跑步的名义促成团聚。我记得天马赛道上,师生传递扛过终点的校旗。我记得郑开赛道上,一路鼓励携手冲线的队友。还有上马、夏马、东京、纽约、伦敦、柏林……那一段段已经或将要写下的故事。”

  如今,“将要写下的故事”正在上演。清华宽阔的跑道上,每一步都是超越。

编辑:襄桦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