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铁为全人类做贡献”
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包括基础设施,比如道路、铁路、机场、港口,也包括管道设施以及通信设施等。其中,交通设施是跨境合作的动力基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的时间里,交通领域取得的进展备受瞩目。
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开花;“中欧班列”取得飞速发展;此外,我国交通建设“走出去”也取得较大成绩。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李连成表示,这些项目的实施及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将有助于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和人员交流,带动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不仅输出技术还有能力
在“一带一路”网站“设施联通”的板块里,轨道交通工程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我国27座城市已开通中欧班列51条,累计开行3700列,我国与印度尼西亚企业合作建设的雅加达至万隆的高速铁路已进入实施阶段,此类成就数不胜数,已有多个国家享受了中国技术、中国制造的轨道交通。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贾利民如今除了轨道专家这个身份外,还是“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使者。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很乐于讲述中国轨道交通的成就。“通过‘一带一路’,要让中国高铁为全人类做出贡献。”
“因为轨道交通在各种交通方式中,是唯一一种被定义为‘走廊技术’的形式。它能耗最低、成本最低、环境友好、单位周转量排放最小。”贾利民教授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们增加了很多输出高铁技术的机会。但现在我们输出的不仅仅是‘技术’,还输出‘能力’,包括建设能力、制造能力、运营维护能力、服务能力等等一揽子的高水平能力。比如很多合作建设完成后,我们的技术人员会持续在线路上运营一段时间,把这一国家、地区的运营能力也培养出来。”
“一带一路”之上,尚有一些缺失路段有待轨道交通来打通。“交通是一个网络化的概念,只有联通以后,才能激发出新的运输需求。大家都在谋求发展,而发展的过程也是交通需求的创造过程。对交通的需求可以判断地区经济规模的活跃程度,经济交往就意味着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其中物流和人流,都要靠交通来承担。交往越多,经济联系越紧密,这需要交通做出支撑。”一旦有了交通系统,诸多需求和满足便会被激发出来。
要对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
“‘一带一路’上有几条铁路大动脉,举例来说,如果乘坐火车从新加坡到西班牙马德里,可不是随便一列车都能开过去。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使用的是1米宽的窄轨,我国使用的是1435毫米的所谓标准轨,俄罗斯等国家使用的标准是1520毫米,而西班牙使用的是1668毫米更宽的轨道。”一列火车从这条轨道上开一圈,需要解决的远不只是速度问题了。
此外,各国通用的电压不同,各地风土民情地理条件不同,都需要不同的技术来适应。“有些技术可以说相当的难,但作为科研专家组组长,可以告诉大家,我们有信心在十三五期间将这些技术实现。”
贾利民教授特地强调,“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设施联通,还要对接当地的经济发展规划。“把国家的规划、区域发展大事和整个‘一带一路’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他认为,“一带一路”并非一个短期行为,“这是我们向全球提出的、共同发展的长期战略。这是一个逐渐递进的增量型发展过程。”
设施联通也是友谊联通
坐落在巴基斯坦南部巴哈瓦尔布尔市的中兴能源光伏发电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的首个光伏项目。截止到2017年3月,一期300MW已并网发电累计超过3.5亿千瓦时。
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流进巴基斯坦千家万户,优质稳定的能源供应背后,是一批中国和巴基斯坦技术人员、工程人员的辛勤付出。两国工程师共同承担这里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巴方工程师所占比例达80%。
“设施联通也是友谊联通”,中兴能源巴基斯坦光伏电站站长、运维工程师李宁说。在业余时间,他们与巴方工作人员有很多交流。“不同的文化,思想的火花在一起碰撞,文化的交融乐此不疲。这份热忱、执着与友谊,融入了所有工作者的心里。”(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硕)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