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29.04.2015 12:42
本文来源: 林业大学
对于每一位热爱读书的人来说。
近几年来,关于实体书店的关张之闻不绝于耳,前有风入松,后有光合作用,每一次书店倒闭消息的传来总会惹得人们一片惋惜,担忧背后的文化没落。因为书店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在有形的买卖之外,极大程度参与了无形的社会文化建构。
没有哪一种没落,比书店的没落更让人痛心。没有哪一种失去,比阅读的减少更让人怅惘。明天,将迎来又一个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对于书店经营者来说,大多是复杂的,既为读书日前后的大规模报道而欣喜,也为只在读书日前后的公众关注而担忧。实际上,对于奔忙的现代人来说,这一天,又有多少人意识到,这是一个提醒呢?提醒我们自己,别忘记读书,别忘记阅读带来的快乐。
本期文化版特别采访了读书人、书店店主以及微信公共账号维护者,讲述他们关于读书的故事。衷心冀望,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书店的灯火依然闪烁,阅读的理想始终不灭。
谁还去书店?
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成都一家博物馆工作的文玉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时间读书了,书店更是很少去。而上学时,她常常泡在藏书量庞大的图书馆里,找一处窗明几净的位置,沐浴在温暖明亮的阳光中,打开一本周国平或三毛的书籍,静静地享受一个下午的安静。
记得有一次,她因为实在怀念上学时那种自在读书的状态,发狠在一个书吧待了一下午,看完了一部小说,她觉得内心很久没有那种“放松、沉浸”的感觉了。
阅读的减少,带来了实体书店的没落。生活的忙碌,互联网的便利与快捷,似乎让最固执的“爱书人”,把逛书店当作生活习惯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也渐渐学会了在书店只是翻翻书,然后回家上网下单。
最近,一家书店的开业让文玉开始有了一个闲暇时间去书店的动力。2015年年初,成都面积最大的民营书店––方所书店开业,4000平方米的面积、长达8米的空间挑高、100余米的廊桥书架、30多根哥特式立柱,融于木质装饰的中式风格中,吸引了很多像文玉一样的文艺青年。
“我喜欢在这样的地方坐一坐,读读书。”文玉说。颇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行为,“在那些没钱买书的日子里,我从莎士比亚书店租书看。”莎士比亚书店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书店之一,不仅是海明威的图书室,也是乔伊斯的出版社、菲茨杰拉德的咖啡馆、艾略特的演讲厅以及无数流浪作家的通讯地址。名人的集结让这家小小的书店成了现代主义的震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产房以及“迷茫一代”的精神殿堂。
不是所有的书店都可以成为传奇。在上海工作的80后青年潘懿敏更看重书店提供的平台,她常把书店作为与朋友相约参加某个作家见面会的据点,或者聚会的场所。一个书店单单靠卖书生存,已经远远不够了。书店数量在急剧萎缩,有人统计,伦敦拥有书店2904家,纽约7298家,东京4715家,巴黎6662家,而北京只有1800家。
为了活下去,越来越多的书店开始主动或被动跟上时代步伐,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实体书店尝试24小时不打烊、引进文创产品、多元化经营等。南京的文化地标––先锋书店就尝试开发了一批有先锋色彩、先锋特色和先锋风格的时尚、生活、个性化的创意衍生产品,力图打造中产阶级家庭一站式体验服务。
书者的坚持
独立书店越来越难以支撑。然而,很多实体书店的店主还是带着对书的虔诚心情经营着书店。“豆瓣书店”老板卿松就是如此。
豆瓣书店开在文化气息浓郁的成府路上,面积很小,仅有50平方米左右。书店没有豪华的装潢,四周墙壁环绕的都是书架,中间摆放着桌面展台,空间很是局促。然而,书店内部处处体现着细节,书架上贴了不少店员手抄的诗歌,角落里的小陶罐盛着干花,还有各种明信片和书签,十分温馨。
开这家书店,卿松自称匠气很足。相对于很多书店已经尝试的多元化运营,卿松的豆瓣书店很少有时下流行的名人讲座等活动,这一方面是由于书店人手有限,另一方面,资金相对缺乏。但最关键的是,卿松倾向于把书作为核心,让好书与读者相遇。
“最好的书店就像家一样,你一来就知道想要的书在哪里。”卿松说。他把书店比作人,新书流转的台子是人的脸,主题平台是人的眼睛,书架是骨骼,书籍则是血脉。豆瓣书店选书比较特别,不做新书,而是利用有限的资金,将视线瞄向特价书。特价书的来源是各大出版社的库存书、退书。很多书的质量其实非常好,只不过需要人认真筛选,仔细鉴别。很多时候,卿松会亲自去搜罗他认为的好书。“入选”的标准不是它们是否畅销,也不是所谓的品相,而是看它们是否足够经典。
由于开在大学集中区,良好的学术环境使得豆瓣书店成为不少大学师生的探索之地。每过一段时间,一些老读者必会来这里一次。还有一些学生,从大一到大四,来豆瓣逛逛翻翻书,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伴随着他们成长。
采访当天,一位来自北航的老师就一口气买了6本书,总共花费不到130元。他说豆瓣书店的丰富性、专业性以及相对优惠的价格是吸引他定期前来的最大动力。
尽管吸引了固定的一些读者,但豆瓣书店的经营只勉强实现了收支平衡。“5年后,豆瓣是否存在还是个未知数。”卿松说。
但不管存在多久,卿松说,豆瓣书店始终会坚持以书为核心。书店一面墙上,挂着一幅两米多长、一米多高的老照片,照片上,十几位街头流浪艺人围聚在巴黎街头,拿着一张纸仿佛在读些什么,旁边有人还拿着吉他在弹奏。这是卿松在一本书上看到后,专门请人放大的。他说他喜欢照片传递出来的自在、投入的感觉。
“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这是王小波的诗,卿松拿来自勉。
“互联网+”,阅读的新希望?
刚刚公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尽管中国人每年平均阅读纸质图书4.56本,比2013年又减少了0.21本。但数字出版物的阅读量增长明显。2014年,中国人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手机阅读接触率首次超过50%。
为了让更多人走近书籍,阅读书籍,不少人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做起了微信公众账号,利用线上平台,和读者以及所有喜欢书、喜欢书店的志同道合者分享、传播以及双向互动交流。
读书人魏小河2013年创办微信公众号“不止读书”,每天坚持刊发自己读书心得的同时,还推送书评、影评、书单等。小河说,最初做这个公共账号,是基于自己的爱好。很多像他一样从外地到大城市的年轻人,也许有一些小的爱好,但在公司里面,很难找到同类,而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以书为载体,让喜欢读书的人彼此相遇,感觉到温度。
不到两年的时间,“不止读书”的粉丝数量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如今已超过了25万。对于微信公众账号来说,超过十万就算是大号了。小河为此付出的努力不言自明。每天后台都有成百上千条留言,有人说买了小河评过的书,又或是买了好多本推荐书单上的书,小河说这是他做“不止读书”最大的感动。
1987年出生的自由撰稿人、书店观察者雅倩也运营了一个微信公众账号。2013年,她编著出版了《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为了与更多读者以及关心书店生存发展的朋友分享,雅倩又借助微信创办了公众平台“中国书店漫游指南”––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书店,喜欢书店,对书籍和阅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书籍让雅倩遇到了很多感动的事,一个读者看过雅倩的书之后,也开了一家自己的小书店。
微信公共账号也让雅倩收到了很多读者分享、鼓励以及感动。远在新疆阿勒泰的小书店“阿勒泰的角落书”店主知道雅倩一直为书店做的事情后,专门手写了一封信,并且寄了李娟签名的两本书给她。从阿勒泰到上海,快递走了半个多月,但这份素昧相识却真情满满的接触,让雅倩十分感动,也给了她继续坚持的动力。
世界读书日就要到了,由于限制,小河没办法像实体店那样举办讲座、沙龙,做书籍的现场推荐等活动,于是便做了一个网上问卷调查,看看大家的阅读习惯都是怎样的,读电子书的人会不会比读纸质书的人还多?
虽然具体数据还未统计,没有结果分析,但小河说,调查发布仅两天,后台显示参加调查的已有10320人。从这一点看,不正说明还是有很多人在关注读书吗?
不止读书,读书不止。(wp)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王琳琳
本文来源: 林业大学
29.04.2015 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