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
15.04.2016 07:55
本文来源: 林业网
今年春节后一起出差,齐国辉发现李保国人消瘦了很多,饭量也变小了,午饭经常只吃几口米饭、咸菜。而过去,常年在山里跑的李保国就着凉水都能吃好几个大菜包子。
早在2007年,医生就警告过李保国:不做心脏搭桥就必须卧床休息。“卧床了,我还能干啥事?”李保国直摆手。周边的人都曾劝他去医院看看,他总推说没时间,说自己是“高效低能耗”。
确实很高效。临走前一周,身为科技特派员的李保国每天驱车200多公里,辗转于前南峪村、南和县等地传授技术。“我就是要干点事,别的都不需要,你不知道我在底下跑着有多享受。”他常常这样说。
比农民还像农民
李保国的“土”,是出了名的。
第一次见李保国,平山葫芦峪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涛,有些懵了。当时,车上走下两个人,一看全都土了吧唧的,刘海涛心里嘀咕,“到底哪个是教授?”身边人一介绍,刘海涛小吃一惊,“怎么脸跟酱油一个色?”
稀疏的头发打着卷儿,皱巴巴的裤腿沾满泥土。“他比我们农民还像农民”,村民们说。每年200多天奔波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黑成了李保国的新“标志”,他自嘲说,“我是最黑的大学教授”。
李保国人“土”,话也“土”。教农民剪枝,他总结的口诀通俗易懂,简单易记,“去掉直立条,不留扇子面”“见枝拉下垂,去枝就留橛”……“跟农民说话就得通俗易懂,满嘴是术语,谁还听?”李保国常说。
河北赞皇县鲍家滩村有大片樱桃园,过去产量一直上不去。情急之下,村民们用重金请来“洋专家”,日本的、匈牙利的、德国的……“洋专家”们来了一波又一波,村民们问点儿,翻译说点儿,咿咿呀呀讲半天,老百姓听得直挠头。
轮到李保国来讲课,他只教大家认识两种枝,一种是“结果枝”,一种是“不结果枝”,半个小时就讲完了。教农民疏花、疏果,他则说,“你看这树就像娘,果儿就像孩子,一个娘养十几个孩子,哪个都养不好,要是少养几个,个个奶水足,长得就壮”。村民们听得心服口服。丰收季到了,村民们发现,照着李保国说的做,家中樱桃产量不仅提升了10%,品质也更好了。
“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这是李保国的心愿。多年来,他做培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如今他培训的许多果农成了四里八村的技术把式。
胆大心细的“杠头”
在邢台市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眼里,李保国是个“杠头司令”:“他脾气比较硬,常说‘必须听我的’‘我的技术必须落到实处’,只要是对的,他就很坚持。农民服他身上的这股劲儿。”
上世纪80年代,李保国和同事扎进保定市易县望隆村。他们在这个土壤瘠薄、干旱缺水的地方摸索山区整地技术。整治山坡需要开沟,开沟少不了爆破。一次,他们在一片山区上安置了几十眼炮,炸点按计划成功爆破。大家一片欢呼,李保国却一脸严肃,他发现有个炮眼没响。他快步走向哑炮。“李老师,危险!”同事们大喊。可李保国没停步,到跟前翻土查看,记录数据,拆除引信后向大家打手势示意安全。事后大伙发现,李保国的衣服已被冷汗湿透。
那年,20多岁的李保国到村里做一个板栗项目。有一回,板栗闹虫灾,虫子一天往村里吃进100米,李保国很着急。他布置村民打农药,可是那几天刚好村干部不在,没人批打药的钱,5天过去了也没打成。李保国的“杠头”劲儿一下子上来了。早上五点,他冲到村委会办公室,打开大喇叭召集大家马上过来开会。“你们谁家要是着火了,还等不等领导发话?村集体的树你们就不当事吗?打药的钱,我个人掏腰包。”那一回,李保国真火了。这把“火”烧退了虫子,也温暖了人心。
周围人总是劝李保国:你就是科技特派员,做好技术就行了,干吗这么劳心劳神?他却说:“我是去干事的!遇到紧急的事,我就拿我自己当那个‘最大的官’,得去做主。要想干事,那还能怕事?该站出来就得站出来,该担住了就得担住了。我从来也不怕担事。”
戒不掉的操心
李保国“担”的事不只有技术,还有产业。
那一年,李保国陪一位干部到贫困村考察。这位干部每入一户都留些钱,六七户下来,一分钱都没剩。李保国打趣他,“你接着掏啊,我可不借钱给你。”事后李保国说:扶贫得抓住根本,光从兜里掏钱不解决问题。那什么能解决问题?“产业!”李保国斩钉截铁,“一个产业不仅能让一个人富起来、一个村富起来,还能让这一带富起来”。
30多年前,为带动当地苹果产业发展,李保国举家扎根山区,在浆水村村民王春路家一住就是3年。早晨五六点起床赶往果园,半夜摸黑回来,一岁多的儿子没人管,他和妻子轮流背着,不耽误工作。
对孙子他也有点愧疚。整日奔波在外,李保国难得回一次家。一次,出差回来的他一把抱起孙子亲了亲,不料刚学会说话的孙子问他:“你是爷爷吗?”那一瞬间,李保国心里五味杂陈。
不过,操心的习惯李保国怎么也戒不掉,仍旧风风火火地忙碌着。4月9日中午,石家庄,刚刚结束科技项目验收会的李保国,匆匆赶赴另一场学术会。妻子郭素萍劝他饭后休息15分钟再出发,他却发了火,“时间提前定好了,让人家等我吗?”
当天的会一直开到傍晚。原本他还想去趟平山县的李家庄,看看那里新栽的果树剪枝、浇水、覆膜的情况。同为专家的妻子前不久刚去过,就劝道:“我也干了这么多年了,放心吧。”也许是太疲惫,这一次,李保国罕见地被劝服了。像往常一样,李保国迎着夜色驱车回了保定的家。
第二天凌晨,李保国这颗操劳了一辈子的心,永远地停止了跳动。(记者 沈慧 董碧娟 雷汉发)
本文来源: 林业网
15.04.2016 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