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车不玩手机”成为社会新共识

21.11.2014  12:43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通过分析今年1月至10月交通死亡事故数据,公布了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十大原因。据统计,今年1至10月,上海市共发生致人死亡交通事故690起,其中由开车接听电话、玩微信等“其他妨碍安全行车的违法行为”引发的死亡事故高达204起,占29.6%。(11月15日《人民公安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微博微信的流行,开车低头看手机、打电话、发短信、玩微信甚至拍照的现象非常普遍且日益严重。690起致人死亡交通事故中,竟然就有204起是由司空见惯的开车接听电话、玩微信等“其他妨碍安全行车的违法行为”引发的,如此高的比率令人触目惊心。
  在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交通拥堵愈演愈烈的当下,驾驶员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对于安全驾驶来说,无疑至关重要。“开车玩手机”不仅意味着驾驶员会单手把握方向盘,使方向控制、车速控制、车距把握、驾驶视线受到影响,也妨碍了驾驶员对路面情况和周边环境的观察,一旦遇到紧急或突发情况,应变能力会大大削弱,极易导致交通事故。
  数据显示,当车速在每小时60公里时,低头看手机2秒,相当于盲开 36米,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至少需20米。用智能手机打开并阅读一条微博需要12秒的话,相当于汽车盲开约216米。事故发生往往就在一刹那间,玩手机的抬头和低头间,可能就是生死瞬间。11月3日发生6人死亡多人受伤的上海大客车侧翻事故,事故原因就是司机在驾驶车辆时捡拾掉落的手机,导致车辆偏离,碰擦道路侧石后最终车辆侧翻。无独有偶,近日引发网友关注的公交司机玩手机撞死骑车老人的视频显示,仅仅7分钟,驾驶员就因玩手机低头了39次。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公安部123号令也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一次记2分。“开车玩手机”,不仅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法律法规的无视。对这种无视法律、漠视生命的行为,全社会都应予以谴责和抵制。
  为了让道路上少一些“马路杀手”,在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时,有与会人员甚至建议,将开车玩手机或其他手持终端的行为也纳入危险驾驶罪。虽然“开车玩手机”该不该入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需要对其社会危害性、有效治理模式等进行全方位考量,但众多网友的支持还是从侧面反映出了人们对“开车玩手机”的危害性认识已经在提高。
  跟“酒驾入刑”一样,惩罚并不是目的。让全社会切实加深对“开车玩手机”的危害性认识,使“开车不玩手机、玩手机不开车”入脑入心才是遏制此类行为的治本之策。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增强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鼓励全社会对“开车玩手机”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查处力度,树立法治权威,让驾驶员彻底抛弃侥幸心理。只有这样,“开车不玩手机”才能真正成为全社会的新共识,成为安全驾车不可逾越的底线。
  来源:人民公安报 201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