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育人 |《农村认知体验课》:驻足农村大地 探寻文化根基

23.05.2018  10:12

将思想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是我校教师的授课传统。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何慧丽秉持“用行动做学问”的理念,通过《农村认知体验课》,深入解读扎根教育对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作用。

农村认知体验课》面向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全体大一年级学生,涉及到5个系、6个专业、8个班。该课程已在北京市多个村庄开展,每年暑假小学期由学院老师带队,师生一起在农村生活调研一周。从2015年课程进行探索、2016年设置为必修课以来,到现在已经开展了三年。

象牙白塔,千里沃野

——踏上农村大地,埋下探索的种子

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当被问及《农村认知体验课》为什么要在大一开展时,何慧丽教授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话,解释了她鼓励刚刚适应大学生活的大一新生在经过一年的理论课学习之后,走出象牙塔、踏上农村土地的原因,“大一时学生就要把脚落在大地上,走进首都北京的郊区,看到与首都城市密切关联的农村,对真实的农村生活有初步的感知,埋下探索的种子;在大二、大三时,再去更普通、更艰苦、更需要大学生建设的各类农村地区,进行长时间、深层次的调研,这是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成长逻辑的。”何教授说。而从课程结束后学生反馈中可以看到的是,“探索的种子”似乎已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有同学发现了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学习永不停止”;也有同学心生了回老家支教三年并将来在乡村创业的想法,想要“真正以自己的绵薄之力让这个世界发生一点改变”。

在课程介绍中,有一点十分特殊:这门课面向人发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包括对农村实践需求看起来似乎较小的传播系、英语系。对此,何教授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她说:“新时代需要通专相宜、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综合之学、实践之学不仅是专业课的补充,更是时代的呼唤。在这门课中,学生能认识到专业知识要到实践中消化、实践经验要有理论指导的有机联系,认识到专业学以致用的道理,从而增强了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2017年的课程行程安排中,她特意强调了对调研的要求:“三天的调研体验应逐步从初步到深入,再到专业”。

图为何慧丽教授与师生在农村

的确,在认知体验的过程中,不同专业的同学对各自的专业产生了更高的认同感及更浓厚的兴趣。法学161班的张启眉同学在乡村实践中发现了很多法律问题,这种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专业知识的成就感增强了她对自己专业的归属感。而英语161班的班长于嘉睿分享了外语系同学共同翻译张山营镇旅游宣传册的趣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英语专业与农村其实并不是没有可以接轨的地方,我们用了两天时间把所有的文字内容翻译,并且与专业老师进行了交流。”此外,他还分析了当地发展与英语专业之间的联系:“张山营镇的旅游前景广阔,其对外的宣传与外语息息相关。向外国人宣传、引进国外景区经验都需要英语专业。我们知道了我们专业的普适性和应用广泛性,对自身专业有了更多的自信。”可见,这门课程带给了学生对自己专业中国化、实践化、大众化的认同。

现在讲立德树人,丰富的生活才能培养一个立体的、大写的人。”何慧丽教授对大学生探索农村发展、探索自己专业的应用有着深深的期待。同学们在课程中产生的对乡村的情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正是文化自信的表现。“洁白的象牙塔与金色的田野相辉映,学以致用,才是大学生活中最美的图景……”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将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

专业课中发挥思想教育功能,需要将思政教育自然地、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何慧丽教授采用整合的、立体的、多层次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商教育,“在我的课程中,有讨论交流环节,有实践体验环节,也有调研汇报会、举办文艺联欢会的环节,这些都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学生能够通过认知体验对本土文化感兴趣,对置身其中的社会有独到的认知与判断,这是非常可贵的。”何教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感知与道德的觉醒,将文化元素输入到《农村认知体验课》当中,将思政教育贯穿到课程的全过程靠的不是宣传,而是“知行合一”的渗透。这样的方式如春风拂柳般柔和,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在下乡实践的过程中融入文化元素?对于这些问题,何慧丽教授有自己的理解。在她看来,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就是一套活的生产、生活的样式,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所以,要寻找文化,就要从正在发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去找。“农村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库,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寻找文化,就是要寻找文化的根基;也只有从农村这个根基上来找文化,年轻人才会真正体会到一种文化自信。”这也是何教授项目研究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带领学生参观中药育种育苗综合体验园区——艾药园、极具历史考古价值的景点——古崖居,北京最大的葡萄酒庄产业带——世葡园,还是分组进入各种类型村庄进行综合性认知体验调研,还是组织以集体联欢、原创节目为原则的乡村篝火文艺晚会,亦或是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写的灌注真情实感的随笔,何教授都注重把文化元素融入到《农村认知体验课》的每一个环节。

蔓蔓日茂,郁郁芊芊

——《农村认知体验课》栽种文化自信之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自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度基于悠久历史基础上的自身文化的深厚底蕴,就中国而言,表现为对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对中国自身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何慧丽教授认为,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灵魂核心,它更深厚且更广泛。在课程结束后,学生文化自信的增强从多个方面表现了出来。

首先是对本土文化价值的肯定。学生们在联欢晚会上的节目汲取了乡村文化的养分,他们的节目都洗去了浮华,透露出一种最质朴、最纯净的东西。”有的同学改编一首《延庆欢迎你》,有的同学表演了原创的三句半概括几天的农村生活,“他们的节目内容都来源于这几天接触到的农村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而这也体现了学生们对民族文化和乡村文化有了正确的认知。”何教授笑道,“农村是十分包容人、滋养人的,它包含的文化基因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

学生的随笔也写出了自己对农村生活的感受、对农村发展的看法、对未来的期待。2017年,学生在这门课的文字产出就达到45万字。有“笑问客为何事至,赴乡明志一青年”;也有“缤纷多彩延庆行,动手实践汇真情,求真务实志向明,我们正年轻!”除此之外,各个班级都通过大家一起生活、共同学习的这几天变得更加团结,班级文化应运而生;而每个同学作为人文与发展学院的一份子,也对学院特有的浓浓的“人文情怀”而感到自豪。何慧丽希望,《农村认知体验课》这门课能够栽种起文化自信之树,文化自信之树也会在同学们今后的积累与实践中,蔓蔓日茂,郁郁芊芊。

她也期盼着,学生们能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成为有创造力、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拔尖创新人才,讲好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故事,承担建设祖国的重任。《农村认知体验课》,在同学们心中埋下的是一个从大一开始就想要去探索创新的扎根式念想,中国更深厚的文化,还要通过具有理论品格的本土实践去探寻。

相关阅读:

聚焦|课程育人:以树人为核心 以立德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