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网贷市场我们还要做些什么

27.01.2018  06:56
原标题: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 刘俊海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律系副主任 郑 宁

  陕西律师 张 军

  《法制日报》记者 韩丹东

  《法制日报》实习生 慧颖

  问题频出的网贷为何受欢迎

  记者:前几天,有媒体报道说,广东省的一名男子通过借贷宝网贷平台借款,却被“高利贷”套路——借款3.2万元,最终却签下本息总计12万多元的借款合同,借贷利率高达1738%。在网贷市场的问题里,高额利息应该说最突出。

  刘俊海: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了借贷利率的“两点三区”。两个点指的是24%和36%;三个区指的是低于24%全部受保护的“绿灯区”,超过36%部分的“红灯区”,处于24%到36%之间的“黄灯区”,“黄灯区”只要债务人自愿偿还就是自愿债务。

  根据规定,超过36%的部分绝对不受保护,那是“红灯区”,是违法的。

  张军: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规定,对于年利率超出24%的一般不予与保护。也就是说,对于超出法律规定的24%年利率的,属于无效约定,可以不用按此支付。对于明显高于法律规定的利率的,应当由监管部门出台相关规定予以明确取缔。

  记者:除了高额利息,网贷市场还存在诸如诱导消费、暴力催收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些乱象,监管部门一直在整治,媒体也在不断披露陷阱、发布警示,可是仍有一些不良网贷平台在顶风作案,也有不少人明知风险仍选择网贷业务。这其中有何原因?

  刘俊海:第一个原因是很多企业穿着互联网金融的马甲,打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幌子,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诱惑性。一些见利忘义的人加大了网站的开发力度、加大了营销人员的招聘力度。营销员的忽悠能力提升,消费者很难不被骗。第二个原因在于金融市场飞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三个原因是监管有漏洞,“一行三会”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弱于传统领域的监管,有很大的真空地带。

  扎紧监管篱笆消除真空地带

  记者:就目前情况来看,的确有一部分人有网贷需求,而且正规的网贷也确实能发挥积极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在持续强力监管之下,我们如何进一步规范网贷市场,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刘俊海:就具体的高额利息来说,要全社会凝聚共识,共同抵制这种现象。对于采取人身威胁或者其他非法手段追讨债务导致人员伤亡的恶性事件,不仅是不保护这种借贷关系的问题,还要对违法犯罪分子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就网贷市场来说,希望金融监管部门扎紧篱笆,消除监管漏洞、盲区和真空地带,彻底消除非法套利空间。

  郑宁: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2017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依法严厉打击涉互联网金融或者以互联网金融名义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重点打击惩治非法集资行为。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等部门正式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确立P2P行业监管体制及业务规则。2016年年底和2017年年初,银监会会同相关部门相继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2017年8月24日,银监会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关于网络借贷的制度框架基本建成。2017年6月,最高检印发《关于办理涉互联网金融犯罪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对于P2P可能涉及的各种罪名进一步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提出了办理此类案件的基本要求。

  对于整治,总体而言,还是要靠行政机关、法院、企业、行业协会、公民形成合力,多方共治。加强对网民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其风险意识和甄别能力。同时,完善信用监管体系。

  借贷用户风险意识有待提升

  记者:在规范网贷市场的同时,网贷用户也应该提高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毕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大学生都在使用网贷。

  刘俊海:对于大学生使用网贷业务来说,其中有不理性消费的因素。很多大学生缺乏自我保护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忽视法律方面的风险,也意识不到网贷潜在的危害性。

  每个家庭的生活条件不一样,不能盲目攀比和社交。如果家里的确有困难,根据国家政策可以申请助学金、奖学金和困难补助。不能作茧自缚,让自己陷入已知的陷阱之中。

  郑宁:我国网贷平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行业运行不规范、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平台信息不透明、监管缺位等问题。因此,投资者应当加强金融和理财知识学习,形成正确的投资观、消费观,增强风险意识。公众在使用网贷业务时,首先要审查网贷平台资质,只有规范的平台才能做好中间人,然后审查借款方资质,保障及时收回投资并取得收益,多了解平台情况,避免被高回报率的噱头冲昏头脑,盲目跟风。企业和大额投资者应该借助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进行审核,防范风险。

  张军:一些网贷平台在放款时都会让用户签订一个告知性协议或者借款合同,对于借款合同中约定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部分,用户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