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专家探寻大都会区高密度发展路径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袁昕在自由论坛上发言。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在巅峰讲坛上发言。
中新网北京新闻5月22日电 (记者 陈建)未来20年,以提升效率和效益为主的集聚式发展,仍将是国土开发的主要方式。中国城市的整体开发强度与建设密度会进一步抬升。城乡规划、资源配置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力,将比资本更强大。
2018第六届清华同衡学术周(简称学术周)5月21日—26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在学术周开幕式、首日的巅峰讲坛和自由论坛上发表了上述观点。
举办学术周的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内地顶尖的城乡规划设计单位,也清华控股旗下人居环境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3年开始,以“家国天下,规划论横”为指导,每年举办学术周,今年是第六届。
规划是创造价值的核心
“今年,对于城乡规划行业来说,影响最大的事,莫过于国务院部委调整,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成为规划工作的领导部门。”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袁昕在学术周开幕致辞中说。
“把自然资源整体纳入规划、管制、调控视野,是好事情!城乡规划不仅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还能优化资源配置,创造空间资产。”他说。
2018年3月组建的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国家赋予自然资源部综合型、全局型、实施型的国土空间治理权限。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说,空间是一种资源,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是最大的国有资产。空间也是重要的资本,可以交易,以某种形式让渡。空间是协调的平台,在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的城市,协调不同的利益诉求,需要在空间平台上进行沟通、交流。
袁昕指出:“空间资产的放大,不能只依靠资本;资源配置对资产价值的影响能力,比资本更强大。规划在空间生产中真正的作用,是创造价值,规划才是空间生产的核心。”
他举例说,某开发区想把制造业变成“智造业”,规划空间中的资源配置、组合产业链所形成的价值和影响力,无疑非常巨大。某企业今天5000万元拿下一块地,政府明天在旁边规划了一个垃圾厂,这块地将值多少钱?
袁昕认为,传统、粗放、低效的空间规划体系和技术手段,难以有效统筹和调配国土资源,适应日益复杂的城市管理和决策需求。在新时代,需要更深入的机制体制改革,完善由空间立法、空间规划、空间治理平台和机制三大维度组成的国家空间体系与治理的新模式;需要构建相对均衡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城市格局,规范和引导资本行为,倡导资源合理利用和平衡发展,创造社会主义的空间生产新模式。对于规划设计行业而言,需要更强大的学科支撑能力、更广泛的专业协同能力、更扎实的工程技术能力,融入社会发展洪流,创造更美好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
大都会区仍将高密度发展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总工程师张晓玲预测,未来20年,集聚式发展,仍将是国土开发的主要方式,重点在于提升效率和效益。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指出,要寻找适于中国的大都会地区高密度发展路径。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董珂指出,国家赋予自然资源部综合型、全局型、实施型的国土空间治理权限。综合性的规划思维既要兼顾自然资源保护目的,也要兼顾社会公平和经济竞争需求。
董珂认为,过去的产城融合,是产业园贴近城市;未来的产城融合,是产业和生活融为一体,产业结构升级将推动空间模式的升级。他呼吁,高度关注城镇空间规划。因为,城镇虽然只占中国1%的国土,但集聚8亿人口,贡献全国90%以上的GDP,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重要空间载体。
尹稚预测:未来三、四十年内,还将有2-3亿内地人进入城市生活。“2-3亿人,相当于全美国的人口。换言之,如果按照以往的发展模式,要再造一个美国,才能把未来进城的中国人安置下来”。
尹稚说,中国面对的问题,也是目前亚洲后续发展国家普遍面临的:高密度人居环境下,如何实现发展与舒适、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中国需要寻找适合自身的大都会区高密度发展路径。
谈及城镇空间规划,尹稚主张,首先,要实现单级的集中向多心多核的转变,既要认识到大都会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强大的聚集效应,又要防止单级的过度聚集,要在一定地域内需要收缩功能、调控人口;其次,需要前瞻性、动态更新的城市圈规划,为人口和功能疏解、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指导;第三,通过规划、立法和系列严格措施,集中保留大面积的自然生态空间,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尹稚预言:“作为高密度的生存区域,中国城市的整体开发强度与建设密度会进一步抬升;为加强土地利用效率,土地混合使用会进一步推进。”因为,城市聚集到一定强度,才能真正实现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用低密度或中低密度扩展的方式建设未来的样板城市,将引发进一步的能源和土地资源过度消耗。
尹稚进而预测:将来,农村的土地价值会高于城市的土地价值。城市的知识阶层和富裕阶层,可能最终选择定居乡村。历史上,所有好乡村的人文遗产都是由有知识、有财富的返乡人士创造的,而不是由始终定居当地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创造的。只有知识阶层和富裕阶层回归乡村,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第六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后续的14场专题分论坛,还将围绕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城乡遗产、城市品牌、地下空间、停车规划、住房金融、城市大数据、精细化管理等多个细分议题,探讨空间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密切关联,统筹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的三大关系,从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到平民百姓的生活诉求,从趋势判断、问题分析到实施对策、工程应对,展开深入交流。(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