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象台上演气象科普嘉年华

19.03.2017  04:04

云高是指云哪个部位距离地面的高度?”“产生降雨的云是哪一种?”…… 3月18日,在北京市探测中心(观象台),一场围绕世界气象日主题“观云识天”的知识竞答正在热烈开展。

在气象主播宋瑶的亲切主持下,现场的市民纷纷举手参与互动,小朋友们更是踊跃。“雷电天气最好待在家里,大风天气不要靠近高楼、广告牌,遇到冰雹要做好防护。”一位小朋友对如何避免气象灾害的回答让现场的北京市防雷中心主任宋海岩竖起大拇指。该环节中,宋海岩与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主任乔林一同为大家讲解气象预报、雷电防御等知识。

而这只是市气象局开展的纪念世界气象日系列活动的冰山一角。

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凤凰网、法制晚报、劳动午报、天津电视台驻北京记者、旅游卫视等多家媒体记者对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腾讯·大燕网进行了现场直播。市气象局曲晓波副局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观云识天”。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此次活动,更加了解云在大气水循环和天气预报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大千气象变化给我们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此次开放日还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新华社小记者团,在现场,他们向专家咨询组宋海岩、乔林、丁德平、王冀、马京津、陈明轩,以及气象探测、观测、人影专家提出自己对气象知识方面的疑问,“气象部门平时是如何监测天气的?”“如何通过云判断天气情况?” 在对面,市民在“观云识天”主题背板热情签名留念。

一进入观象台,市民就被正对大门的“大篷车”吸引排起了长队,车身外部大屏幕循环播放中国气象局和北京市局拍摄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宣传片。此次活动专门准备的“大篷车”——移动4D体验车,可容纳8个人同时体验观看。此举也是缓解备受热捧、“人流爆棚”的4D影厅的观影“压力”。

在展板前,杨先生正带着自己4岁的孩子了解假日、闪电等天气现象。“各类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而且现在气候变化越来越严重,想让孩子多接触一些类似的气象科普知识,以后在气象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杨先生还说,这是第一次参加世界气象日的活动,希望以后有更多参加类似活动。

与此同时,气象应急观测车和环境气象应急观测车里车外聚集了不少市民,马志强博士、范雪波硕士进行耐心讲解,并与市民互动交流。

气象科普馆里,不少市民驻足参观。“人影作业虚拟操作”、“小球大世界”、“天气符号”翻盘等互动感极强的设备吸引了大家。

这是我做的积云!”在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组织的气象体验环节,小朋友们按照展示区“”的图片,用准备的棉花制作出朵朵祥云,学习如何分辨不同的云。

此次活动的现场工作人员中还有一位特殊的“老志愿者”——薄涛。薄先生已经担任了近10年的世界气象日活动志愿者。当谈到这10年间活动的变化时,他最深的感受是:“气象科普设施越来越先进、活动组织能力变强了、气象科普材料更加接地气儿了。”他希望气象预报越来越准确,气象科普更加到位,让老百姓更加理解气象。

到场参观的市民还填写了调查问卷,领取了《北京市大风灾害公众防御指引》《北京天气漫话》《看天识天气》《看云识天气》等各种宣传册和宣传品。活动中,市局通过官方微博“气象北京”全程直播,受到了网友的欢迎。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35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报道:冯子晏   叶芳璐 审核:李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