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以改革创新精神 谱水利发展篇章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人振奋不已。在19 000余字的报告中,提及“发展”152次,提及“改革”77次,提及“创新”61次。这些高频词汇,既传达了我国在新时期改革创新的信心,也表明了谋求全面发展的决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水利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内容,摆在八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首要位置,纳入九大风险防范的关键领域。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水利行业也正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谋划水利发展这篇大文章。
改革
破解水利攻坚难题
“解决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通水”,“扩大有效投资,设立专项基金,加强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一张张满意答卷递给了人民;“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今年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电核电等重大项目”,“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 000万亩”,“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行动”……一项项部署掷地有声。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三期叠加”的阶段性局面,如何统筹水利建设?如何发展民生水利?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然选择。
“现在节水、供水、水污染治理等工作都进入了攻坚战,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就是要动结构、动布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汪苹说,“调结构要把什么调整掉?把污染重的调整掉,把资源消耗大的调整掉。”
顺应推进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是水利工作的目标所向。但结构性改革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阶段,不能确保很快见成效,所以一定会有“阵痛”。“阵痛”会有多痛?要持续多久?汪苹表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就像中药,时间虽然长,但是治本。不能因为工程复杂、见效时间相对久,就‘以后再说’,一定要提前谋划。”
那么,在新常态下,水利工作如何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认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总体来讲,就是在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调整:一方面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用水方式更加优化;另一方面,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通过多元、合理的途径让用水的需求进一步减少。需求侧要尽量控制需求量增加,供水侧要根据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优化调整水资源配置格局,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也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
强化水资源管理、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发展民生水利、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要工作均在我国治水“清单”之上。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在“两会”这一共商国是的平台上,代表委员们立足国情水情,积极为水利建设建言献策。
“我出生在黄河边,甘肃靖远县,又在三江源头工作了十多年,亲眼目睹了黄河水在逐年减少,看到了原来的河道盖起了高楼,很是心痛!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水资源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拯救水资源刻不容缓!”对于水资源的短缺,王承德委员很激动。他建议:把拯救水资源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将水资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及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将水的供求以及开发利用优先纳入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计划和规划。
“谋求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处理好水资源供需矛盾是前提。”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曹小红建议:要落实水量总控,提高监控能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并纳入政绩考核。严格水资源管理,落实水资源消耗双控行动,已成为代表委员们在水资源管理问题上的共识。
创新
内生水利发展动力
农业是用水大户,节水潜力巨大。九三学社中央认为,面对我国水资源短缺且利用率不高的现状,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极为重要。九三学社中央建言:发展农业节水,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结构节水;要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实现制度节水;要完善农业节水工程,实现工程节水;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整合,实现科技节水。
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让价格和市场的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是一个基本方向。”李原园表示,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水价机制并不完善,破解水价机制痼疾,抓住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很重要。
在27个省份80个县开展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成效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试点地区亩均节水110立方米,灌溉周期平均缩短20%,节水成效显著,农民节水积极性也得以提升。全国政协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原副部长胡四一指出,下一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要解决水利工程“有人用、没人管、没钱管”的问题,还要补齐供水计量设施不完善、农业水权归属不明晰、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不健全等短板。
如果说创新是发展的驱动力,那科技当为创新的先手棋。加强科技创新,是突破水利发展瓶颈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用水效益的切实需要。
“生物节水是实现科技节水的重要构成,是利用和开发生物体自身的生理和基因潜力,在同等水供应条件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农业产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表示,我国科研院所及高校目前已开展了大量的生物节水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生物节水前景看好。
扎根田间地头,也要放眼世界。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把目光投向了与我国水资源禀赋相近的以色列。“以色列水肥一体化应用比例达90%以上,他们的实践证明,实施水肥一体化,节水增产效益显著。我们要把以色列农业生产领域先进的技术与模式在中国落地和本土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不到位,再完美的蓝图也是纸上谈兵。水利建设资金缺口大是水利建设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建设毕竟是要花钱的,何况是水利这样基础性、系统性的工程。”汪苹感叹。
但对政府来说,大量的水利设施运行、管理、维护成本无力完全承担。“水利虽然是公益性为主的行业,但是也要善于运用市场化、竞争性的方式进行建设和运行。”李原园对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表示肯定,“一方面可以弥补水利建设资金缺口,另一方面通过引进PPP等新型模式,能够建立健全水利设施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体系,对于设施稳定运行和经济良性发展有很大益处。吸引社会投资,可以激发用水户对水利基础设施的获得感和参与感,提高用水户对节水、对工程管护的积极性。”
“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要解决一个‘回报点’的问题。有些公益性较强的大型水利项目,社会上的民营企业都想投资,但一谈到回报就谈不拢。要吸引社会资金来,就要给它能回报的东西。”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水利厅厅长纪冰解释,“回报点”的重点投放方向:一是大幅度提高工业或城市的原水水价,确保项目的合理盈利水平;二是在符合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赋予建设单位土地二次开发经营权,合理分享土地开发增值等。
发展
民生水利让人民群众增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水利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也是新型城镇化的血脉。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均衡配置和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是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前提。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傅琼华认为,破除城乡二元割裂壁垒,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我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她建议:整合水务资源,统一城乡供水建设管理模式,尽快出台《农村公共供水管理条例》和配套实施细则,对农村供水管理、用水管理、供水安全、法律责任等做出规定。
供水到位,水质也要到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整体保持较好运行态势,但仍存在供水工程运行成本高和监管滞后等问题,因此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后续管理意义重大。”来自青海的全国政协委员鲍义志表情真挚,“不仅应该让农牧民吃上水、用上水,更应该做到让他们吃上安全的水、干净的水。”
再来看城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地区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进程。人口集中、城市扩张、产业集聚的背后,是与供水保障、资源环境、生态空间的矛盾加剧。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写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6年3月,“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也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并得到人大代表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我国贫困地区分布与水资源禀赋条件相关度高,提高水利支撑保障能力,还要着眼于贫困地区。
很多地方穷在水上,难在水上,但脱贫致富的希望也在水上。要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范小建道出了水利扶贫的关键:“一是巩固已有成果,尽管‘十二五’规划内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但是在非项目区可能还会有一些遗留问题,已经实施过的地方问题还有可能反复;二是在资源性缺水或工程性缺水的地区实施针对性措施。在关键环节下大功夫,大家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
水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构成,其建设应该紧扣绿色发展的时代脉搏。
深入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生态保护。全国政协委员马志伟以三江源生态治理为例,提出不能局限于治标不治本的“输血式”工程措施,而应增加自身的“造血”能力,建立完整的生态补偿机制。
深入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车黎明提出,城市污水可以“变废为宝”:“就吉林省而言,我们的思路是将污水收集起来,将污水处理厂与河道连接起来,通过把处理后的城市污水流入河道,来解决河道里的生态水问题。”
李克强总理强调,水利是“赢民心”“稳增长”“施德政”的工程。一个个兴水惠民的举措,正收获着百姓看得到的实惠。
明者因时而变。发展呼唤改革创新,改革创新也必将带来发展。两会刚刚落幕,“十三五”的奋进号角已经吹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振作精神,加倍努力,促水利实现跨越,以改革创新精神,谱水利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