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态旅游饭”越吃越香
13.07.2016 16:34
本文来源: 林业网
20年前,央金一家靠伐木为生。“有时候看到上百年的大树被砍倒也很心疼,但没办法,要取暖、修房,生活需要钱。”但现在,琼林村村民不仅不砍树,还主动封山育林,“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护着这片给予他们富足生活的森林。
“游客就是来看森林的,没有森林,旅游就发展不起来。我们不能再毁坏它了。”央金说。如今依靠家庭旅馆,央金端上了生态旅游的金饭碗。每年仅旅馆一项就能收入10多万元。除此之外,她家每年还能获得公益林补偿金,充分享受到了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
“十二五”期间,我区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持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旅游产业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
环境保护,法律划好底线,而各方投入则是保证环保工作顺利而有效实施的关键。据不完全统计,过去的10余年间,自治区累计落实中央财政生态补偿资金145.57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区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处,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22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重要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湿地保护区面积达430.80万公顷,占全区自然湿地的三分之二。藏羚羊、野牦牛、黑颈鹤等12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和1200个西藏特有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江河湖泊水质优良,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是除南极和北极之外,地球上最洁净的地区之一。
同时,为加快全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步伐,巩固和提高造林绿化成果,自治区实施了“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作为西藏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行动之一,划定了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等4条生态红线。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已达11.98%,森林面积1471.56万公顷。西藏已创造了人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天然林蓄积等5项指标全国第一。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如今,碧水、蓝天、白云已成为西藏的代名词,巴松错、色季拉等国家森林公园和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悄然成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不少农牧民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
“坚持生态兴藏、生态富民,保护与发展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举,着力建设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十三五”期间我区环境保护工作者所要严格遵守的工作原则,也是对全区各族群众的承诺,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按照这一原则,在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西藏一定会更加“绿”、更加“美”,老百姓的口袋会更“鼓”,日子更“甜”。
本文来源: 林业网
13.07.2016 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