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检察院建立"无差别化"未检办案机制
北京西城区检察院建立"无差别化"未检办案机制
北京西城区检察院建立"无差别化"未检办案机制
北京西城区检察院建立"无差别化"未检办案机制
正义网北京5月22日电(记者 高鑫)年仅17岁的小宇,因打伤人受到行政处罚,短短两月后,他再次因琐事将同事打成轻伤。事件被定性为刑事案件。在京无工作单位、无固定住所、无监护条件,这些因素影响着小宇能否被适用附条件不起诉。最终,在检察官“量体裁衣”式的帮教下,小宇受到“无差别化”对待。目前,小宇已成功回归社会,有份稳定的工作。
今天上午,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召开“规范司法促公正、未检温情助回归”新闻发布会,介绍该院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第一次见到小宇时,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个‘倔脾气’。”谈起小宇案件,承办检察官赵颍回忆,他一开始抱着不认错、不道歉、不赔钱的态度。“当时,我们就想为小宇做些什么,来帮助他彻底改变。”
办案检察官一次次开车前往看守所。耐心说教下,小宇低头认错了,主动提出“我要用工资赔偿那个我伤害的人”。他的这一转变,让检察官看到:小宇具有帮教的可能,而且之前的社会调查显示,他具有帮教的必要。
2013年5月,西城区检察院在对小宇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将他安置在该院“新起点实践中心”,进行六个月的持续性考察帮教。
西城区检察院未检处处长王媛媛告诉记者,该院办理的未成年刑事案件中,80%以上是外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但多数外地籍犯罪嫌疑人由于在京无工作单位、无固定住所、无监护条件,往往无法适用取保候审措施及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如何将未成年保护机制平等适用,是多年来我院开展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工作时常常思考的问题。”
以为上述“三无”涉罪未成年嫌疑人创造监护帮教条件为突破点,西城区检察院于2012年成立了北京市第一家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帮教中心——“新起点实践中心”,搭建起“无差别化”考察帮教平台。自此,该院确立了以羁押例外为原则、积极寻找社会监护的“无差别化”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
为了给案件办理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西城区检察院还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作为社会调查员,对本地、外地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同步开展了“无差别”、“全覆盖”的社会调查。
亲情会见、无差别化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异地社会调查及回访、被害人救助通道……一项项新的案件办理机制被创建和应用。王媛媛告诉记者,目前该院已初步形成“无差别化”未检办案机制,实现未成年保护机制平等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