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盗自行车发还率不足11%

21.10.2015  11:47

  本报记者 孙宏阳

  百人调查中竟然72人丢过自行车,而且九成是电动车。丰台警方的一项调查显示了本市盗销电动自行车犯罪的猖獗。为此,警方加大力度开展专项打击,分县局成立打击小分队,开放GPS报警提示平台,被盗车追回率大大提升。然而,由于许多电动车没上牌,发还率还不足11%。

  案例 俩村儿揪出20多个贼

  今年6月初,一条线索进入了警方的视线——小郭庄村隐藏着一个盗窃电动自行车团伙。当时成立了半年的丰台打击盗销非机动车小分队迅速行动,队员陈钢装扮成打工仔悄悄进入村子,观察村庄内的一举一动。

  小郭庄村地处海淀、石景山、丰台的交界处,临近衙门口,这个盗销一条龙团伙选择此地作为窝点,既便于偷盗和销赃,有个风吹草动也能迅速逃跑。

  经过一个多月的潜伏侦查,这个盗销一条龙犯罪团伙被警方“吃透”了。团伙十余个人白天休息,晚上8时至次日凌晨3时前往石景山、丰台等地作案。他们自由组合,通常为一人驾驶摩托车载1至2名嫌疑人,发现盗窃目标后,其中一人下车使用老虎钳将车锁剪断,驾车人在路口望风。得手后分别驾车返回小郭庄村。村里的夜晚也不“安宁”,每日凌晨4时至7时,另一伙收赃的嫌疑人从石景山区衙门口村前来,以每辆电动自行车二三百元的价格收购,然后翻新改装再出售。

  8月17日凌晨4时许,由近80名民警组成的抓捕队伍兵分两路,对盘踞在小郭庄村及衙门口村的犯罪团伙实施抓捕,共抓获涉嫌盗窃、销赃等犯罪嫌疑人20余人,并当场起获被盗电动自行车及作案所骑摩托车25辆。

  打击 建微信群网住偷车贼

  今年5月,丰台公安分局各个派出所相关负责人都被拉入了一个微信群,名字叫“打击盗销非机动车微信群”。大家在群内分享涉盗窃非机动车犯罪信息资源、发案规律情况、优秀技战法、最新战果等等。别小看了这个群,栽在里面的嫌疑人可不少。

  一次,丰台区马家堡派出所抓了1名盗窃非机动车嫌疑人。该人三缄其口,不交代真实姓名及住址,对盗窃的违法事实也不供认。民警小李将该人的体貌特征发到群里,“50多岁,皮肤黑,秃顶,左额有伤疤……”不到半小时,四合庄派出所的民警看到后回复称,该人叫刘某,2013年10月因盗窃电动车被拘留过。听到民警掌握了自己的前科,刘某的心理防线很快就被突破了。

  市公安局集中刑侦、治安、预审等专业力量,在全市组织开展“春雷”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盗销自行车犯罪行为。10月7日至10月18日,全市共接报自行车被盗警情670余件,抓获盗销自行车犯罪嫌疑人90余人,打掉团伙6个,发还被盗自行车60余辆。

  追赃 GPS定位追踪被盗车

  “最快5秒钟开一辆车,整个盗车、逃窜、转移赃物、消灭证据的过程非常快。”市公安局治安总队一位民警介绍。

  今年3月,丰台警方向辖区居民推广给电动车加装GPS定位系统,与派出所指挥室GPS报警提示平台联网,可以迅速定位被盗车辆,使被盗车追回几率大大提升。一经推广,警方就连续逮了几起现行。一名车主报案丢失电动车,民警通过车上安装的GPS定位系统,发现嫌疑人正驾车沿大成路向东逃窜。半个小时后,民警根据行驶轨迹,在西四环辅路拦截被盗车辆,当场从骑车男子身上查获扳手等开锁工具。“你们也太牛了,我这还没到家呢,就被你们逮住了!”嫌疑人张某惊讶地说。

  丰台打击队负责人王伟涛介绍,车主安装了GPS系统后设置成防御模式,车辆发生震动、位移会及时给车主手机和监控中心发出报警信息,等于上了个保险。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这样的GPS装置大概三四百元,体积比较小巧,安装在车内不容易被发现。

  尴尬 没上牌找不到车主

  民警煞费苦心地侦查打击,追回被盗车辆,却遇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电动自行车没有上牌,无法找到失主。记者从市公安局治安总队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全市被盗非机动车的发还率不足11%。

  为什么明知有被盗风险却不上牌?探其根源,在于许多电动自行车的品牌不在主管部门列出的上牌目录上。更有许多电动自行车涉及超标等问题,更无法办理上牌手续。市民购买电动自行车前,最好先查询购买的品牌型号是否可以上牌,再到车管部门办理上牌手续,避免被盗后也无法找回。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