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5个教师节表彰大会暨立德树人论坛上的讲话

12.09.2019  13:04

在第35个教师节表彰大会暨立德树人论坛上的讲话

姜沛民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第35个教师节。首先请允许我,怀着感恩之情和深深谢意,向多年来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上辛苦耕耘的全体教师以及在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广大教职员工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节日的祝福!向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刚刚加入学校大家庭的新教师们表示诚挚的欢迎!

教育的普及和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之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也充分体现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教育事业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教育事业的重大意义、教师职业的崇高地位和教师队伍的神圣职责。特别是2018年全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是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新时代教育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教师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教师从事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承载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重任。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在新中国70华诞来临之际,学校举办教师节表彰和立德树人论坛活动意义重大。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农业大学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时期都作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广大教师是学校事业发展的见证者、践行者,也是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见证者、践行者。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学校百年发展历史,更好地了解农大教师的使命和担当。

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辉煌历史的高校。建校百余年来,从“五四”运动挺立潮头到提出开发南泥湾的科学建议;从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到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国立农业大学;从要“对新中国的农业和农业教育树立新榜样”到“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经历了辉煌的发展历程。百年来,风雨兼程,一路前行,农大师生从“教民稼穑”的艰辛努力中走来,从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延安走来,从太行山上 “人民的农大”走来,始终站在爱国与革命的前列,甘愿扛起强农兴国的责任与担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农大拥有教授、副教授64人,36人曾从美、英、德、日等国学成回国,23人获得博士学位。10位教师被评为当时的全国一级教授,人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二。1956年,农大被确定为第一批6所全国性重点大学之一。此后,国家几次确定重点大学名单,无论是“211”、“985”还是现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农大一直名列前茅。

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深厚积淀的高校。早在1914年,学校就设立了农学、林学、兽医学、蚕业学和水产学5科。50年代初期,以戴芳澜、俞大绂、沈其益等十位一级教授为代表的二百余位教师,建立了农学、园艺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畜牧学、兽医学、森林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机械学等11个系,基本奠定了新中国农业高等教育体系的学科基础。这些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将爱国精神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孜孜不倦开展探索工作,为农业学科发展和农业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引领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前进的方向。时至今日,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9个学科被列为“双一流”建设学科,A+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排名第6,农业科学进入ESI前万分之一。2000年以来,我校国家科学技术奖累计数量42项,排名全国第11位。

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优良传统的高校。在“解民生之多艰”精神的感召下,农大师生总能够在国家危难、人民需要、民族召唤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大人创办《醒农》刊物、成立“农业革新社”、开办农民夜校,“促人民之觉悟”“谋农业之改进”。在延安办学时期,撰写《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向中央提出开发南泥湾的建议;建立一大批兽医院,解决农业生产和战时畜力需要。抗美援朝期间,学校组建兽医志愿队奔赴前线、向世界揭穿美帝的细菌战阴谋。去年,我校李德发院士团队研制的畜禽低蛋白质饲料,可以减少大豆进口1470万吨,减少氮排放20%,为有效缓解中美贸易摩擦而导致的大豆供货紧张和价格高涨提供了解决方案。今年5月,中央各大媒体集中宣传报道了我校教师扎根河北曲周、服务乡村振兴的先进事迹。作为曲周精神代表人物之一的辛德惠院士,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无私无畏、忘我无我、利他利国,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这是我的全部信念和行动指南!辛德惠院士积劳成疾,倒在了工作岗位上,遵照他的遗愿,他的一部分骨灰永远留在了他倾注了毕生心血的曲周大地上。在这些人民教师和科学家心中,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他们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牺牲生命也无怨无悔。

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光荣使命的高校。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也是不可能的”。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人才与科技支撑。中国农业大学是在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关怀下建立起来的全国重点农业大学,70年来,农大教师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命运、农业命运和农民命运的高度关心与责任自觉,“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农业科技重大需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老一辈农大人为促进我国大范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新时代农大人聚力于以绿色发展支撑乡村振兴,为世界减贫提供中国方案。作为农业高等教育的引领者,农大教师认真践行“传道、授业、解惑”之天职,把最美好的年华无私的奉献给了学校、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为共和国培养了15万名建设者,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了绵绵不绝的智慧和力量。

老师们、同志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接续奋斗,学校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骄人成绩的背后是全体教师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70年斗转星移,不变的是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情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对科学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学生对青年后辈的仁爱之心。信仰无声,拳拳赤子心就是最好的名声;生命无华,殷殷报国志就是最美的芳华。

今天,学校隆重表彰了去年教师节以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正是由于有这样一批前赴后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教师,中国农业大学才有了今天的荣耀和成就。

刚才,有4位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方面成绩斐然的老师,做了师德论坛的精彩发言,与大家分享了感人的师恩和成长的故事,分享了他们对教师的责任、使命、担当、情怀的理解和坚守。希望大家从中加深对教师职业操守和道德要求的把握,在工作中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师德的标兵和为人的师表。

今天,新入职教师在这里庄严宣誓,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农大教师。你们是农大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党和国家的重托,希望你们始终秉持“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永远铭记“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奋斗”的誓言,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借庆祝第35个教师节的契机,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要以理想信念为根。 理想和信念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理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们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意志和定力。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心中一定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学校历史上铭刻下印记的先辈大师,都是把自己的教书育人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一位教师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人才”的目标时,他的人生才有了更珍贵的价值,他所从事的职业才有了更伟大的意义。对每个学生来说,教师的职责使命,一方面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走出蒙昧贫瘠的无知沙漠,进入知识的广阔海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健康成长;对国家、民族、社会来说,教师的职责使命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不仅是对个体生命负责的教育,更是对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的教育。正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放在第一位的。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上说: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老师,才能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帮助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把好人生的“总开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希望广大教师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以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引领学生,引导学生自觉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

二要以高尚师德为魂。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的价值取向、态度情感、审美情趣、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的影响会让学生一生都难以忘记!“不能正己,焉能正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像教师这样要求严格,也没有人能像教师一样对学生整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这种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之师表的地步”。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多次强调师德的重要性,他殷切希望“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师要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在教师资格准入、招聘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一切环节,都要突出师德把关,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去年,教育部制定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校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落实文件,针对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树立政策导向,划定基本底线。这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和严管厚爱,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之举,广大教师应该做到应知应会、必知必做。

三要以扎实学识为基。 良好的专业素质是现代教师最核心的素养之一。作为专业化教师,知识、能力和态度缺一不可。没有精湛的业务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开放的胸怀视野和乐学善学的学习态度,就无法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教师的任务乃至教育的使命就无法顺利完成。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有过专门论述。他说,“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落伍。当今时代,社会发展变化迅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教师更要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新能力充实提高自己,做重视学习、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的表率,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四要以仁爱之心为源。 习近平总书记说,“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光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还不够,还要在思想上、学习上严格要求他们,不迁就,不放松,宽严相济、张弛有度,真正为每一名学生的未来负责。热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滋润每一个心灵,不附带任何条件,不掺杂任何偏见。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包容学生的个性,信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宽容、平和与充满期待的氛围中成长进步。

老师们、同志们!

作为我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起源地,中国农业大学虽几遭磨难,仍百折不回、历久弥新,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特别是中国农业大学组建以来,综合办学实力显著提高。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学校也开启了事业发展的新征程。前不久,习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充分肯定了涉农高校为国家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对今后工作提出了新期待,明确了新任务,对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快“双一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校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作为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全面深化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完善人才培养计划,科学构建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评考核价体系,为全校教师干事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学校各部门、各级党组织要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把倾听教师心声、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老师们、同志们!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学校改革发展,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步伐,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科技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农大力量!

再次祝愿全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节日愉快!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