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业全力确保现行票价与新票价平稳衔接

03.12.2014  23:12

  为了方便乘客公共交通出行,实现现行票价与新票价的平稳衔接,轨道交通预计20日前完成设备软件硬件更新升级、测试工作,确保27日前具备系统导切条件;在每座车站出入口、站厅、通道、售票处(或售票系统)增加醒目的计程制票价图表、购票流程和票务政策;地面公交预计新增、更新老旧刷卡机具4.5万台,重新制作1200条线路的计价公里表,确保现行票价与新票价平稳衔接。

   预计12月10日前完成第三方自动售检票系统风险评估

  距离12月28日本市公共交通票制票价调整全面实施还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为了方便乘客公共交通出行,实现现行票价与新票价的平稳衔接,按照“职责明确、平稳过渡、提升服务、万无一失”的总要求,市交通委制定了《北京市公共交通票制票价调整实施工作方案》,明确了35项需要完成的重点工作和完成时间节点,其中,轨道交通18项,地面公交17项。

  轨道交通预计12月10日前完成第三方自动售检票系统风险评估工作,20日前完成设备软件硬件更新升级、测试工作,确保27日前具备系统导切条件;对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普查,增加现场值守人员约1200人次,提高故障快速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做好对车站站务人员、售检票设备维修人员及相关车站管理人员的专项业务培训,熟悉掌握计程票制票价相关车票处理规则和操作流程,能够现场及时解答乘客在购票时提出的相关问题,将问题矛盾尽量解决在一线。

  地面公交预计新增、更新老旧刷卡机具4.5万台,更换标志标识18万张、儿童限高标志2.6万个,发行线路费率卡2000张、费率机600台,升级4.5万台刷卡机具的线路费率。重新制作1200条线路的计价公里表,处理数据4.1万个,规范、更换站名460个,规范、增设站位877个。

  三项措施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改善轨道交通乘车环境,提高地面公交运行效率,向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市交通委制定了提高公共交通发展、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意见,提出了指导公共交通未来三年发展的20个方面措施。

  近期围绕票价调整,科学监测备足运力。充分利用IC卡统计分析、智能调度等信息化系统,密切监控各条重点线路的运营秩序、客流变化情况,及时调配运力确保运营秩序。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实现“两网”融合、互相补台。票改实施后,轨道交通局部方向的客流有可能向地面公交转移,公交、地铁行业将密切监测、科学预测,提前做好运力调配、增配车辆的准备。特别是与4条轨道交通新线接驳的746条公交线路,进一步优化调整公交站位,提高换乘效率。轨道交通提前制定路网列车运行计划优化方案,每条线准备三组预备车,根据客流情况及时加开临客。

  注重改善服务细节。交通企业做好行业职工培训,及时纠正乘务人员的不规范行为。重点做好“老幼病残孕”等五种乘客的照顾,并配合市残联、市民政局做好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见义勇为人员、现役士兵、现役武装警察、伤残士兵、伤残人民警察、离休干部等优惠人群乘车的服务工作。组织力量维护重点线路、重要站台的乘车秩序,在公交枢纽站、地铁接驳换乘站、客流节点站以及轨道车站出入口、通道、闸机、电梯、站台等重点区域做好现场客流勘查、疏导和秩序维护工作,确保运营秩序良好,为乘客出行提供良好的乘车体验。

  改善乘客出行环境。改善车辆能源结构,进一步扩大清洁能源公交车的应用,年底前更新3009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车站配套设施,对有条件的车站增加座椅、换乘通道集装通风空调设备,完善电扶梯语音提示设备。完成100处公交站台环境改善,新增站棚、护栏等,改善进一步改善候车环境。以夜班线路、定制公交线路为切入点,加快公共交通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完成215条公交线路手机查询软件应用,通过热线、网站、微博、微信、电子站牌等载体,为乘客提供公交地铁到站和乘车费用实时查询服务,方便乘客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