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厥百谷,藏种于民”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摄影展开幕
本网讯 来自云南丽江石头城的小麦麦穗,在收割的季节离开地头,抵达中国农业大学时,还在泛着湿气。在文化艺术馆现场,不止有云南的小麦,还有华夏起源的千年粟米黄、富饶江南的稻花香、以及金沙江畔的纳西人家、青海高原的农牧妇女、喀斯特山区的老人小孩等中国六省十二个传统农耕村落的农业印记。
4月19日,由我校与农民种子网络和中国农业博物馆共同主办“播厥百谷,藏种于民”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摄影展开幕,人发学院党委书记林涵主持开幕式,党委宣传部部长赵竹村致辞,人发学院教授、我校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孙庆忠,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唐志强以及种子网络协调人张艳艳、摄影师王文艳相继发言。
赵竹村在致辞中讲到,农业文化遗产系列摄影展展示的农人与土地、种子的生命故事所蕴含文化的力量,给人以震撼,中国农业大学正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办 “大学”就要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学校要努力把文化艺术馆打造成为学生感知人文气息、体味大学真意的艺术殿堂,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教育。
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孙庆忠教授也是此次展览的主要策划者,谈起本次展览,他感触颇深,“走进农耕文明,就走进了中华文化的深入,展厅里的每一粒种子背后都有一段难以言说的深度故事,希望大家在观展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中华5000年文明在一粒粒种子中温柔细腻的展演,唤起师生赶赴乡村决心,做到‘眼中有乡村,心里有农民’,成为真正意义的三农工作者 ”。
唐志强主任受邀参加开幕式,他介绍了中国农业博物馆一直以来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相关工作,关于本次展览,他也提出期待,“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收到大家的关注,本次展览就是一次播种,相信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会成为熟悉中华悠久璀璨农耕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为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复兴做贡献”。
来自“农民种子网络”的张艳艳博士介绍了展览组织、布置、摄制的过程,本次展览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展览的第一期,展览以“种子”为主线,以“播厥百谷,藏种于民”为主题,以“天地自然”“种子孕育”“种食生计”“种子传播”“多元生机”等不同专题串联起来,诠释大自然的博大和农人的智慧,叙说传统农耕文化的厚重多样和源远流长。
摄影师王文艳给大家分享部分照片拍摄背后的故事,她希望通过照片把三农的种子根植到观众心里,激励大家奔赴田野,去了解农人细微而又平凡的故事。
开幕式之后,大家一起参观展览,同学们纷纷表示:“没想到农业也有如此艺术的一面”,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此重要,我感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