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旭纪念文集》赠书仪式举行 同时启动蔡旭院士资料采集工程项目

15.07.2018  10:41

本网讯   7月14日,《蔡旭纪念文集》赠书仪式暨蔡旭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启动仪式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校长孙其信出席,文集编委会成员与编辑出版单位代表,采集工程项目管理部门代表和学校老领导、老教授代表,蔡旭院士的家人、弟子共同缅怀院士事迹和精神。

蔡旭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及栽培学家、农业教育家,小麦杂交育种的开拓者,新中国小麦育种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开展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倡导者和奠基人。采集工程项目负责人、农学院副院长、小麦中心教授倪中福详细介绍蔡旭院士生平后表示,蔡先生的一生是名副其实的“小麦人生”,他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唯有不断学习先生的精神,弘扬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才能让他的精神发扬光大、永昭后人。

最近由院士家乡——江苏省常州市档案局和院士家人历时两年合作编撰出版的《小麦人生——蔡旭纪念文集》上下卷,是截至目前对院士事迹、精神最全面的记述和呈现。文集整理了蔡院士本人记述有关历史和科研、育种工作的文章,以及农业部、北京市领导,曾与他一起工作或相处过的同事们、学生和家人的追忆,分人生历程、教育教学、育种与研究、生产与增产、社会活动与政治生活、家庭、记述与纪念等篇章。

常州市档案局局长金云江说,纪念文集从档案的角度还原蔡旭院士坎坷成功与相伴的人生历程,用档案资料讲述蔡旭院士的“小麦人生”。纪念文集出版以来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很多素未谋面的人肃然起敬,呈现了精神传承的力量。“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老科学家的事迹和情操值得每个人铭记和学习。

文集编委会主任孙其信,副主任蔡祝南(蔡院士次子),常州档案局局长金云江,学校出版社社长汪春林向学校部门、学院赠书

蔡旭院士三子蔡祖南教授作为子女代表发言。他介绍,出版纪念文集,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全面、完整的蔡旭,传承其精神品质。同时也是因为蔡旭院士与小麦相伴的人生历程,部分反映我国社会发展、农业发展、小麦研究发展和学校发展的一段历史,其文献资料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留住历史”是今人的责任。他表示,高兴地看到蔡旭学术成长资料采集项目正式启动。这一项目不仅对全部材料进行采集,弥补原来的不足,还将在采集基础上系统整理并开展研究,全面展示学术思想、学术精神和学术成果。期待《蔡旭纪念文集》和正式启动的采集工作,有助于留住学校的部分历史、有助于继承和发扬学校的好传统。

中国科协创新人才研究所副所长、采集工程项目办负责人杨志宏介绍,“老科学家学术资料采集工程”是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批准,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11家部委共同开展的国家工程。自2010年以来,已经启动500多位科学家的资料采集工作。蔡旭院士采集项目将通过实物采集、口述访谈、录音录像等方法保存、反映他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各方面,怀念、纪念蔡旭院士“小麦人生”,也正是在当代弘扬和传播他的伟大精神和科学品格。

曾受益或受教于蔡旭院士的原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郭书田、学校原党委副书记王步峥、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农学院退休教授何钟佩、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何中虎等分别回忆蔡旭院士在不同境遇下始终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不畏艰难、不断探索,为人师表、襟怀宽广的事迹、精神和风范。

孙其信校长在仪式说,蔡旭老师为小麦育种事业留下了丰厚财产,其中在1940年代留学归国前广泛搜集小麦品种资源,为新中国小麦育种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最近小麦基因测序研究表明,这一奠基性工作和带头践行的“开放育种”,对今天的小麦育种仍有深远影响和极大贡献。孙其信进一步说,前辈大师留给后人的不仅是有形的财产,更可贵的是精神财富。蔡老师一生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经历了那么多坎坷磨难,但他一如既往对待工作,把全部心血投入到育种和育人事业,对国家和人民始终忠诚不渝。他的精神值得小麦中心、学院、全校学习、继承和发扬,并且在工作中落实。

孙其信在仪式上还指出,大学作为社会组织能够经久不衰,在于大学精神的不断传承发扬。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13年,究竟是什么精神支撑学校发展到今天并走向未来?这些精神蕴含在大师或一代代前辈留下的浩瀚文献中、走过的人生轨迹中。他明确提出,今天我们的总结凝练还远不够。相关部门务必要将“文化传承”作为工程来思考、作为重大事项抓实,下力气发掘、凝练、传承、弘扬农大精神,让这种精神成为学校留给社会、今天留给后人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

仪式结束后,与会者共同瞻仰了蔡旭先生铜像,并敬献了花篮。

农学院党委书记曲瑛德主持仪式。原中关村科技园区常务副主任胡定淮,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原副所长杜振华,原北京小麦科学顾问组组织负责人张文佑,原东北旺农场试验站小麦组负责人王宏锦;学校老领导靳晋、唐运新,梅汝鸿、许启凤、张文绪、苏宝琳、宋同明、孔繁玲、苏胜宝等老教授代表;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师生代表,采集工程项目组成员等参加仪式。

(郭忠 图/陈卫国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