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代市长陈吉宁部署降雨应对

22.07.2017  00:23

要求各区加强防汛气象会商

7月20日23时许,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到市委总值班室查看重点地区降雨情况,慰问包括气象服务人员在内的防汛一线干部职工,要求各区气象部门进一步加强气象会商,用120%的努力来防范1%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前7月20日19时30分,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吉宁在市政府听取了市气象局、防汛办、水务等部门的工作汇报,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主汛期防汛工作的要求,在思想上做好打大仗的准备,全面落实防汛责任。

蔡奇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做好今年主汛期防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多次对防汛工作进行部署和调度。市防指、各区要高度重视,坚守岗位,严防死守,逐一排查每一个村、每一条路、每一条河,防汛警报一刻没有解除,各项防范措施就一刻也不能放松。不死人、少伤人是底线,一线干部要再辛苦一些,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要加强对降雨量较大的官厅水库防汛工作,做好流域上下联动。各区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气象会商,更精准地进行区域气象预测。要用120%的努力来防范1%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陈吉宁听取了市气象局局长姚学祥关于京津冀降雨实况和北京地区后续降雨趋势的详细汇报,连线门头沟、密云、延庆、怀柔等区了解降雨防汛情。陈吉宁指出,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应对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不折不扣的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主汛期防汛工作的要求。今天下午国家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当前正值主汛期,特别是进入七下八上关键时期,我国已发生多次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遭受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安全生产造成重大威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汛期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继续保持高度警觉,加强极端天气监测预警,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切实加强各类灾害防范和安全生产工作,确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要在思想上做好打大仗的准备。现阶段来看,降雨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极端气候天气远远超过所能预报的情况,包括前期唐山极端降雨和目前的官厅水库极端降雨,都是在预测之外。看到极端天气情况在短时期小范围迅速形成,就要做好打大仗的准备。对外对老百姓要按照气象局的预测科学预测,不要引起恐慌,对内从应急的角度讲,防汛系统的所有同志要做好短时期应对200到300毫米降水的准备,具备相应的能力,要随时应对,该撤出的撤出,转移的转移,有点地方太偏远,要把预案做宽裕,宁可判断错,也别出生命问题。二是目前每到周末就出大雨,要把困难想的多一点,充分考虑到周末交通拥堵、中小学虽放假但补习班多、周末进山游人多等情况,要提早发布消息,做好宣传,及时关闭景点,做好防范。三是目前北京地区前期降雨量较多,桑拿天也不少,次生灾害在增多。近期安全生产事故几乎每天都有,次生灾害会明显加大,要从思想上做好打大仗的准备。

三要落实责任。一是特别要将风险比较高、环节薄弱的地方作为重点,包括泥石流、滑坡等,“看到雨的同时,还要看到雨之外的东西”,要做好风险应对的准备。二是做好重点群众的管理工作,要提高大家的意识,特别是广大市民的参与意识,网信办、宣传部门一定要及早宣传,多提示,包括高速公路交通方面,多提示,希望能够动员更多的群众,提高自身警觉性,一起应对降雨。三是要保证一线人民的安全,几万人连续作战,要保证每个人员的安全,平时要加强安全培训,每个人要知道自己怎么撤,该装备的装备,前线人员“一个都不能少”。四是进一步提高应急、抢修和调度的能力。小范围大暴雨的极端情况会成为常态,需要更快的抢修应急速度。

陈吉宁指出,前期已经历了几场降雨,今天进入主汛期,之后的20天,才是真正大考开始,有雨防雨,没雨防次生灾害,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为十九大召开营造良好的氛围。(冯子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