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书法家董凤树:书法艺术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鲜文明
董凤树,1951年生,河北香河人,以独具特色的“董体隶书”著称。其书法作品在保持古风的同时自成一脉,既质朴儒雅,又飘逸大气;既“动静皆能含法”,又童趣盈然;既体现出波磔之美,又有豪放的燕赵遗风。赏其作品,时如置身原野,时若春风拂面,其专注与狂热跃然纸上,这就如同他谦和、热情的待人处事一样,既是日积月累的修为,也是汲秦汉之源、纳明清之蕴的结果,在滴滴墨香中体现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精、气、神。
近日,笔者有幸与董凤树近距离交流。他的言语中既少有华丽的词藻,也少有对他人的指责,只有憨厚、纯朴与责任……
笔者:汉字的书体很多,您为何如此钟情于隶书呢?
董凤树:其实不只对隶书情有独钟,而是对真、草、隶、篆都要研究。隶书大气、沉稳,历代碑文都以隶书为主。虽然魏碑也属隶书,但和隶书是两个概念,它的棱角比较大,而隶书的棱角更内在,是拙而美的一种书体。从历代的隶书看,《石门颂》《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等各有其风格,我们是将这些都组织到一起,包括《龙门十二品》,根据隶书的规矩,通过归纳总结、取长补短,推出蚕头燕尾、内圆外方且使人更容易接受的“董体隶书”。隶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是很美的东西。有人说,隶书难写,因为汉代已至顶峰,清代高峰再临,所以今人想有大的作为很难。也正因为如此,现在临摹也好,书写也罢,很少有人能拿出属于自己的、独到的东西来。而我们恰恰就是在这个难的方面下大功夫,既要将其写活,还要有所创新,更要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并力争将隶书推向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笔者:听说您为湖北随州玉龙景区书写的108幅作品,全部刻于奇峰巨石之上,为什么选择这些内容呢?
董凤树:我能受邀为随州文化山的108块巨石创作摩崖石刻作品,真的是既高兴又忐忑。在内容遴选上,我们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和懈怠,认真梳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试图将古往今来的圣贤智慧精髓尤其是精神追求、道德修养充分体现出来,使游人在陶醉山水美、关注书法艺术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妙。要想真正做到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去除糟粕,不仅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更需要有超前的文化理念。我们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刻在石头上,不仅要让人们耳濡目染、受其熏陶,更要让人们铭记在心、融会贯通,将其升华为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笔者:慈善的形式有很多种,有人捐物,有人捐作品,有人捐现金。据我了解,您和大多数书画家不一样,虽也常以书法作品的形式做慈善捐献,但更多时候却是以现金的形式进行的。请谈谈您的慈善理念。
董凤树:文化从某些方面来讲,决定着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而文人报国的形式有很多种。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书画家的实际情况都不相同,他们要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这既需要时间上的投入,还需要经济上的支出,更需要养家糊口。虽然从表面上看,一些名气大的书画家的作品很值钱,但绝大多数书画家的作品“变现”时间相对漫长,所以他们在“成名成家”的征途上是过得相当清苦的。尽管如此,他们仍能将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无私地奉献出来,这是难能可贵的。提到捐助现金的事,说起来惭愧。其实部分现金是在作品拍卖或成交后现场捐出的,这还要感谢那些收藏家给了我诸多机会。我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多出作品、出好作品,尽力完成文人报国的心愿。
笔者:据我所知,您收弟子从来分文不取,并且还会赠送弟子们一些相关用品。好多书法家办班、收学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您这样费心费力却无收益是为了什么呢?
董凤树:社会需要发展,文化需要传承,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需要我们去弘扬,更需要让它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留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不是哪一位书法家独享的专利,作为传承者只有在有生之年将其传承给更多的人,才对得起“书法家”这个称谓。
我曾告诉学生们,艺精于勤,品源于心,你们要用心珍惜这缘分,珍惜品德与艺德,珍惜每一滴墨,珍惜每一寸纸。你们不是拜我为师,而是拜传统文化为师。你们也不是为自己学习书法,而是为弘扬传统文化而学习书法,要有责任、有担当。从心底里讲,我不仅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带出更多的学生来,更希望他们将来也能带出更多的学生,从而带着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奔向遥远的未来。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会心潮澎湃。所以,我很感谢他们能加入到传承者的行列中来!
到目前为止,我所收的学生已有200多位,但没有一位收取过学费。因为我一不是以赢利为目的,二不是为个人扬名,而是为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这是我作为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