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调控不能打折扣

06.05.2015  15:50
        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压力和挑战不小,机遇和希望更大。当然,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绝非易事。对于一些干部来说,老办法不灵了,新办法没学会,“经济新常态下怎么办”成为十分现实的问题。
        干事兴业,最怕等待观望,坐失时机,贻误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大计。今天起,我们推出一组本报评论部文章,直面一些干部思想与行动上的误区,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辩证看、务实干,做到落实调控不打折扣、推进改革不讲条件、防控风险不惧担当、改善民生不辱使命,凝心聚力于经济新常态下我们面临的新挑战、新发展。
        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普降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央行2008年11月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降准。从去年底以来,两次降息、两次降准、财政赤字规模增加……政策面连连“出拳”。对此,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更明确指出,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大定向调控力度。
        “7%的增速仍是一个奇迹”“质量代替数字”“中国经济从青春期进入青年期”……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多家国际媒体给出理性评论。一家电视台明确指出,“中国有保持稳定增长的自信”。这份成绩与自信,来自经济运行的新机遇、新亮点,更来自中央宏观调控的新作为,来自各地各部门对调控举措的贯彻落实。
        十八大以来的两年多,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宏观调控,展现出不少新的特征:一是强调区间调控,为增长速度与物价水平设定合理范围;二是突出定向调控,无论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信贷扶持,还是瞄准“三农”的降准、降息,精确制导取代大水漫灌;三是创新思路和方式,预调微调侧重平衡,适度干预但不盲目,必要时则坚定出手。
        正是日渐丰富的调控工具箱,让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愈发从容。开局平稳的一季度数据中,表征钱袋子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关系生活品质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8%,双双跑赢了GDP。“一带一路”等建设,让实际利用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并驾齐驱”;高铁、电力、通信、铁路等基建投资,力保经济不失速。认识新常态,必须认清宏观调控的科学与权威,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不谈条件、不打折扣,坚持发展、主动作为。
        现实中,也有个别地方对调控的落实不坚决、不到位。比如,有领导干部与企业家座谈时惊讶发现,去年11月出台的一份基础设施投融资文件,大家基本上都不知道。原来是地方传达不到位,特别是配套政策没有出来,“导致诸如此类的好政策停留在纸面上”。类似的,赤字安排已达1.62万亿元规模,还有不少省份的财政资金趴在账上“打呼噜”;货币供应量目标增速12%,“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可仍有金融机构因惜贷而发生“肠梗阻”。
        犹豫彷徨,甚至阳奉阴违、为官不为,表面上是作风问题,深层次则是责任与担当的欠缺。有人一听不唯GDP论英雄,便错以为可以放任自流,任凭经济下行。有人一看建设领域腐败频发,竟畏手畏脚、自缚手足,试图躲得个逍遥自在。殊不知,为官不为是宏观调控最大一块绊脚石。面对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我国发展的深层矛盾,新常态不是不发展了,而是追求更好的发展,各级干部肩上的担子不是轻了,反倒更重了。
        “对宏观调控阳奉阴违,就是歪风邪气。”对基层治理者而言,越是形势错综复杂时,越要讲政治、有大局观,保持住战略定力,因地制宜而非另起炉灶,扎实调研而不一叶障目。
        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须有新状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任务,已经一一分解,各部门、各地区皆应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重点要把握好度。不搞强刺激,但也不能享清福。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发挥好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积极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打造新的“发动机”,早日形成新的“混合动力”。其实,把已有的调控措施层层落到实处,就完全可以换来更理想的速度、更优质的效益,压根用不到强刺激。
        陈锦华同志在《国事忆述》中写道,不少国家的政要谈及中国宏观调控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政治优势,他们的国家做不到。把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民生胜势,离不开法治的调控、严格的问责。破除“不干事不出事”的信条,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念,我们必将打赢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这场持久战,兑现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
       
        3 3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