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不止眼前的真金白银

04.01.2017  14:0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7日披露最新数据,今年1至11月,营改增已经减税4699亿元,全年减税约5000亿元目标能够完成。同时,5至11月,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增幅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这些数字就是营改增让企业享受到的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官方数据统计,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98.5%的纳税人实现了减税,目前只有1.5%的纳税人出现税负上升。对于一个涉及我国税收总收入近四成、覆盖一千多万户纳税人的重大税制改革来说,营改增试点的效果会在更长的周期内充分显现,而且在增值税税制条件下同行业不同企业税负有升有降实属正常。
        看待营改增需要站得高一点。此次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一个重要目标是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行业税负不等于企业税负,由于增值税特殊的抵扣机制,受投资周期、资本构成等因素影响,纳税人的税负水平在不同时段存在一定波动是正常的。从上海2012年开始的试点来看,实施时间越长、企业抵扣链条越完善,税负增加的企业就越少。
        看待营改增需要看得远一些。营改增的作用远远不仅限于减税。这项改革的长期预期在于通过降低企业成本,可以促进社会分工的细化——一些研发、设计、营销等内部服务环节从企业主业剥离出来后,企业将更加专注于提供某类型服务,成为效率更高、专业更强的创新主体,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创造条件,从而对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企业是中国经济的细胞,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发展情况千差万别。个别企业反映税负增加,固然有改革初期政策有待完善的原因,但也有企业进项税额抵扣不完善、对税制转换需要适应期等因素。营改增不同于其他税制改革,想要吃到改革果实,企业不能坐等“减税红包”送上门来,自身也得“垫垫脚尖”,刀刃向内改革企业内部结构和经营管理。
        再过一段时间,营改增的翘尾效应会逐渐显现。届时,市场将对这项改革的功效给出评价。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强调 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