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文化名城战略,三部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东莞:以工富民 以文“化”人

22.09.2014  11:54

醒狮表演

粤曲表演

 

  金秋九月,收获的季节。

  9月13日,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12—2014)奖揭晓,广东省东莞市的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歌曲《百年一梦》和樟木头镇中国作家村村民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名列其中。

  佳音传千里,莞邑齐欢腾。今年上半年,东莞刚刚交出了“地区生产总值2606.92亿元,同比增长7.5%,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再上新台阶”的骄人成绩;紧跟着又一举填补了东莞在“五个一工程”奖上的空白,刷新了东莞文艺精品获奖的最高纪录。

  “在人们的印象里,东莞是‘世界工厂’、产业名城,所谓‘东莞塞车,全球缺货’言之不虚;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东莞还是一座文化名城、文明热土。”市委书记徐建华说。近年来,以工富民之后,东莞市委市政府在以文“”人上着墨日重,大力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实施文化精品战略,不断创新激励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引进文艺人才。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经过多年的努力,东莞日益呈现出传统文化浓郁、现代文化繁荣、先进文化兴起的态势;文化与产业比翼齐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

  让文化底蕴传下来:千年古邑焕发新面貌

  “说东莞是文化沙漠,那是不了解东莞。”说这话的人名叫李翠薇,2007年,她放弃了待遇优厚的香港某建筑公司的室内设计工作,与热爱写作、行走与摄影的语文老师李培军组成的“东莞文化发现之旅”组合。

  几年来,他们用双脚丈量每一处角落,领略每一种风土民俗,记录每一个历史遗迹,走遍了东莞32个镇街,全身心地投入到发现、发掘、收集以及抢救东莞传统历史文化中。他们以“麒麟合创”为标签,在网上发表了大量的关于东莞本土历史文化的文章,引起强烈共鸣。

  东莞值得他们这么做。东莞在国内外声名远扬,是在上世纪80年代“四小虎”崛起之后,然而,东莞却有着1700多年历史,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还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承载着厚重独特的岭南文化。

  岭南建筑的精粹东莞可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道滘镇是中国曲艺之乡,粤剧、粤曲、木鱼歌等已有百余年历史;源远流长的裹蒸粽号称“天下第一粽”,寄托着东莞水乡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远航打鱼出入平安的美好愿望;燃烧时香气沁人心脾的莞香过去是东莞的特产,很早以前就出口到世界各地,名扬海内外;赫赫有名的虎门销烟、威远炮台,更记载了中国近代抵御外侮,追求富强的百年梦想;此外,袁崇焕、陈琏、蒋光鼐、容庚、陈镜开等历史文化名人数不胜数……有专家评价说,东莞绝非“文化沙漠”,只是近几十年来,东莞经济迅猛发展,无意间掩盖了曾经辉煌的文化优势。

  2010年,当国家提出“文化强国”、广东省提出“文化强省”战略时,东莞又启动实施“文化名城”战略,设立50亿元文化专项资金,着手打造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和岭南文化精品名城。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中,虎门鸦博馆、虎门海战馆、虎门炮台、沙角炮台等国家级遗址性文物景点免费向游客开放;全市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7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抢救维修后得到妥善保护;加强工业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和保护工作;建立文物收藏和研究体系,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藏品体系,大力实施东莞地方文化研究工程;正式启动《东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建设中国近代史主题公园……几年来,东莞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坚实地迈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让千年古城焕发新貌。

  记者获悉:2014年,东莞计划完成《东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还将启动历史文化街区申报与历史建筑评定,制定《东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与《东莞市历史建筑管理规定》等制度,推进中兴路—大西路历史文化街区、塘尾古村等重点地区的保护,树立历史文化保护示范点,推动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活化利用,等等。

  让文化“软实力”强起来:潜心耕耘收获新果实

  如今,三部本土作品首度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更引发东莞各界人士热议——它们是东莞文化产业实力“强起来”的缩影。

  “这是东莞文化厚积薄发的结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新潮表示,成绩背后是“六个有”:有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有整体的规划和一系列政策指引;有坚持坚守的精神;有完善的扶持激励机制;有重点突破口;有创新的精神。

  一批外地的文艺团队也来莞寻求发展机会,像总部原来设在深圳的“精战杂技”,目前已将总部迁至望牛墩镇,利用当地现有的文化场馆,选择当地“奥运蔬菜”的农业品牌为题材,创作以绿色生态为主题的“杂技音乐剧”。音乐剧《妈妈咪呀》的女主演影子和她的合作团队也在东莞望牛墩镇注册了“摩登影子音乐剧团有限公司”,要用音乐剧讲述东莞的故事。

  时间回溯到2010年8月,东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文化名城的战略部署,陆续出台了《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的若干政策(试行)》《东莞市建设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实施意见(2011—2020年)》《东莞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财政扶持政策、税收扶持政策、投融资政策、工商管理政策、土地扶持政策、人才政策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东莞市财政专门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资金和制度保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东莞文化产业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东莞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8年的136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264亿元,年平均增长1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8年的3.67%提升到2013年的4.8%。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GDP位于广东省各市第三位。

  东莞连续6年举办的漫博会,搭建动漫交易的平台;加上一系列扶持政策,催生动漫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衍生品制造到原创设计质的飞跃。2012年,全市生产原创电视动画片15214分钟,产量居全国各城市第三位;2013年生产原创电视动画片9部,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备案总时长为17496分钟,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眼下,东莞已经集聚了50多家动漫原创、品牌授权企业。

  在筑巢引凤、海纳百川的机制创新刺激下,东莞的文学、音乐创作更是风生水起。此次获奖的长篇报告文学《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作者张雅文来自北方,却是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的“村民”。

  “我对东莞深怀感念——这个城市给予了我成长的时间,给予了我这株植物阳光、水和空气,让我开花,甚而结果。”诚如张雅文所说,正是东莞给力的扶持政策,良好的文学氛围,舒适的创作环境,丰富的创作资源,给扎根东莞的作家们源源不竭的创作资源。4年来,樟木头作家村共创作出版了100多本著作,发表重要作品500多篇;“村民”共获“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国家级奖13个,还有人民文学奖等省级奖项几十个。

  让“文化民生”铺开来:倾力服务铸造新福祉

  文化,不仅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正如东莞市市长袁宝成所说,文化也是一种民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重要性日趋凸显。

  以东莞行政中心为中轴线向南望去,玉兰大剧院、东莞图书馆、东莞展览馆、东莞科技馆等一系列高端文化生活设施分立两边;在各镇街,企业与展览馆、图书室、体育馆、健身广场等交相辉映。

  这是东莞打造“图书馆之城”“文化广场之城”“博物馆之城”的成果:市投资超过15亿元,建设了一批顶尖水平的文化设施,镇村也投入40多亿元建设了以长安图书馆、东城影剧院、塘厦展示馆、演艺馆等为代表的文化设施;东莞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设立了“漫画图书馆”“粤剧图书馆”等10个特色馆中馆,在全国首创24小时自助借还服务,推出全国第一台图书馆ATM,构成了时间全天候、空间全覆盖的图书馆网络;玉兰大剧院采用政府补贴、限价经营的模式,每年上演高雅演出100多场,平均票价仅200元左右,最高票价仅480元,使高雅艺术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历经十多年的磨砺,东莞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室)471个,各类博物馆31座,文化广场511个,文化设施占地总面积87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30万平方米;在全市32个文化站中,特级文化站28个、一级文化站4个。如今,东莞构建起“十分钟文化生活圈”,每位群众站在全市任何一个地理坐标,均可以10分钟内找到并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实现了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公共图书室、公共电子阅览室、文体广场全覆盖;健身场地和设备配备达标率达到100%;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670平方米,基本建成了国内一流的、较为完善的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成为了服务市民的重要载体。

  户籍人口、流动人口1︰3的人口倒挂现象,给东莞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出了一道难题,东莞的答案是,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户籍身份、区域分隔等造成的公共文化服务“壁垒”,让“文化民生”均等化地铺开来,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东莞模式”。2013年11月,东莞顺利成为全国首批、广东唯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关山初度路犹长,策马扬鞭再奋蹄。

  在今年初的东莞市委第十三届四次全会上,徐建华强调说,东莞将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壮大文化软实力。

  站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新起跑线上,东莞又出台了《东莞市关于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能的实施意见》及4个配套文件,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效发展,继续探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