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特曼与中国学者在人民大学展开高级对谈
10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高级专家对谈,德国著名宗教学家尤根·莫尔特曼与中国学者围绕“政治神学及当代中国”、“盼望神学与中国未来”两个主题,探讨了生命、宗教、和平、生态与希望等哲学话题。
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教授与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创办人、总监杨熙楠分别主持对谈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李秋零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高全喜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彭小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李丙权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何光沪教授、文学院戴维加斯帕(David Jsper)教授、哲学院张旭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游斌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林子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张百春教授参加对谈。
莫尔特曼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政治神学包括的不仅是人的世界,还有自然的世界,此即表明,人类社会的政府组织也必须有所制约,要与周围的环境、民众和精神世界自然和谐相处。当今世界,恐怖主义成为一种新的政治神学异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受到恐怖主义冲击和影响。从政治神学意义上讲,恐怖主义发生在人们的头脑里和内心里,只能够被信念克服。消除恐怖主义需要我们对他人友善、对社会包容,要用仁慈和爱来消除对社会的仇视和不满。
论及生态平衡和生态正义,莫尔特曼说,在人类未出现以前,地球已经存在多年,要纠正以人类为中心的驾驭自然的价值观,珍惜地球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莫尔特曼指出,基督教的精神或灵性,过去是,现在也是专注灵魂的一种精神,基督教精神讲究一种超越世俗功利的仁爱。这种新的仁爱精神力求在宇宙万物中寻求一种联系和平衡,通过这种仁爱让万物各归其位、共同生存。
与会中国学者从当前中国的宗教哲学研究热点、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努力以及“中国梦”的价值召唤等角度出发,与莫尔特曼进行了深入对话。他们指出,尽管大多数中国民众没有宗教信仰,但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哲学历来推崇仁爱、友善、和合、互利等君子品格,当前,中国政府和民众正在“中国梦”的感召下,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各自的努力。莫尔特曼关于政治神学的最新思考对于中国的宗教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也促使中国学者更加注重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莫尔特曼此行是应香港道风山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之邀于10月12日至16日访问北京,并参加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本次高级对谈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主办。
新闻背景
尤根·莫尔特曼,1926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52年于哥廷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58年至1994年先后任教于乌伯塔教会大学、波恩大学、美国杜克大学和德国图宾根大学,为图宾根大学荣休教授。
莫尔特曼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哲学家之一,主张跨文化、跨宗派、跨学科的神学研究,以反思和回应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生态、信仰、宗教、政治和经济等多重危机。其主要著作有《希望神学》、《被钉十字架的上帝》、《十字架上的盼望》、《俗世中的上帝》等。因其在诸多领域的重要贡献,1971年获意大利厄尔巴岛文学奖,1995年获恩斯特布洛赫奖,2000年荣膺格拉夫迈尔宗教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