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学院召开草地贪夜蛾遗传结构和绿色防控技术研讨会

09.07.2019  16:23

本网讯 7月4日,草地贪夜蛾遗传结构和绿色防控技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彩万志教授、沈杰教授,昆虫学系主任石旺鹏教授、副主任梁沛研究员,李虎博士、闫硕博士等出席本次研讨会。

草地贪夜蛾(又名秋粘虫)起源于美洲,是FAO全球预警的跨国迁飞性重大害虫;繁殖和危害能力超强,具有“飞得快、超能生、大胃王”等特点;适宜条件下,30天一个世代,单头雌虫可产1500粒卵,成虫一天最多可飞行上千多公里,为害玉米、小麦、棉花、甘蔗等76科353种植物,可使玉米减产20%-72%。该虫于1797年首次在南美发现,2016年从美洲入侵非洲,2018年入侵印度,同年12月入侵缅甸,已在100多个国家发生。2019年1月,经缅甸入侵我国云南,陆续在西南、华南、江淮等19个省发生,预计将进一步扩散至华北、甚至东北,可能成为“北迁南回、周年循环”的重大害虫。

我校自5月份成立“草地贪夜蛾研究和绿色防控技术专家组”以来,多次研讨草地贪夜蛾相关工作,全方位支持和推进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种群遗传、抗药性监测和绿色防控技术等的研发。专家组成员奔赴草地贪夜蛾发生地区查看虫情、协助指导防治和开展绿色防控新技术试验示范研究。

本次研讨会,与会各小组汇报了近期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明确了重点研发任务和近期目标。专家组成员指出,各小组均应在坚持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突破常规,推动技术创新,研发针对草地贪夜蛾的绿色可持续防控技术。鉴于云南具有虫源地和周年发生地等特点,会议建议与云南省农科院联合建立草地贪夜蛾研究和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植保学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