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湿地与沙化“赛跑”

15.01.2016  08:10
中国西部高原之肾”防沙治沙涵养水源
若尔盖湿地与沙化“赛跑”   从四川成都驱车西行,13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草原和碧蓝如洗的天空。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若尔盖湿地。
  若尔盖湿地位于四川阿坝州,总面积超过1.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特有的、最大的青藏高原高寒泥炭沼泽湿地,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被誉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300余种野生动物生活在这里,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便有21种。上世纪70年代后,若尔盖湿地一度水土流失加剧,沙化愈演愈烈。直至今天,若尔盖湿地的沙化趋势仍不容乐观。
   土地沙化——
  降雨减少,过度放牧,200多个湖泊消失
  干枯的水沟、裸露的沙石、斑驳的草地……行走在若尔盖湿地,沙化的痕迹随处可见。据若尔盖县2009年沙漠化土地监测统计,当年若尔盖湿地内沙漠化土地面积近3万公顷,比2004年增加1万多公顷,每年沙化递增速度超过了10%。
  “沙化的原因很多,天灾人为都有。”若尔盖县林业局副局长左林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若尔盖湿地基本还维持着原始风貌,几乎没有一丝沙化的侵袭。但随着气候变暖、降雨量减少和过度放牧、开沟排水等现象出现,若尔盖湿地开始有了沙化迹象并迅速恶化。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为了放牧更多牛羊,成千上万的牧民在湿地中开沟放水,将一片片涵养水源的湿地,改造成适合放牧的草原。湿地被改造成草原,生态和蓄水功能便发生了根本改变。
  “以前那一片全是沼泽,我们把水放完,就成了牧场。”在泽科的记忆中,眼前的这片草场在40多年前还是一片洼地。作为若尔盖县包座乡俄若村村民,60多岁的泽科曾参与过挖沟排水,湿地的变迁让他感慨不已:“现在草原上到处都是老鼠洞,一吹风就扬沙。”
  一道道深深的沟壑,像被割破了的血管,将若尔盖湿地宝贵的“血液”源源不断排出。
  牧民对草原的索取并未停止:随着人口快速增加,牲畜数量也同步快速增长。2013年,若尔盖县的草地可载畜量为186万羊单位,但实际载畜量却超过304万羊单位,草地放牧超载率超过63%。过度放牧,导致土壤产草量下降1/3,草层高度降低了一半,继而使得草原水土保持能力下降,为“沙魔”提供可乘之机。
  从湿地到草原,再因过度放牧而沙化,这样的恶性循环在若尔盖湿地日复一日上演,恶果也接踵而至:在沙化较为严重的若尔盖县辖曼乡,沙地曾一度蔓延到乡政府附近,在风沙较大的月份,村民们只能靠人力往外背沙。
  上世纪50年代,若尔盖湿地分布着300多个大大小小的湖泊,现在200个以上已经完全消失。“30年前这里有17个面积在百亩以上的湖泊,现在有6个已经完全干了,其他的也大多在萎缩。”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华痛心地表示,以前比较大的几个湖泊,如今都能在湖心跑汽车了。
   科学治理——
  “沙障”围堵流沙,湿地建多个自然保护区
  若尔盖湿地的治沙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固沙林、沙障、混播优良牧草等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治沙的速度远不及沙化的速度。2007年,省级防沙治沙项目在若尔盖湿地启动,沙地被分为固定、半固定、流动等类型,进行分类治理,治沙进入新阶段。
  “比如我们用柳树枝编成沙障,对流动沙地就比较管用。”若尔盖县林业局工程师蔡应君告诉记者,用沙障“围堵”后,再在里面种树种草,流动沙地就跑不掉了。
  “沙化土地中,流动沙地的危害最大,也最难治理。把高山柳等耐干旱、易成活的植物栽种在沙障中,可实现一年固沙、两年植被恢复、三年苗木成行的治理效果。”左林表示,有了科学的治理方法,一块流动沙地经过5年的治理,就能彻底恢复植被。
  据若尔盖县林业局统计,目前该县已完成沙化治理面积上万公顷,其中,流动沙地面积从2009年的5774公顷下降到2014年底的4050公顷,减少了近三成。
  随着治沙取得进展,局部区域水源涵养的情况在改善。“目前花湖的水位较十年前增长46厘米,面积由215公顷扩大到现在的650公顷。”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科科长索郎夺尔基表示,花湖附近不少牧民依靠秀美的环境开起了“牧家乐”,发展旅游业,减少了当地畜牧业的压力。
  “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对湿地保护高度重视。”左林表示,如今若尔盖湿地内已经建立起国家级、省级和县级等多个自然保护区,众多科研院所在保护区内建立基地,实时监测气候变化和湿地状态,为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不容乐观——
  川西北草原正以每年3.4%的速度沙化
  “四川西北部生态保护的整体情况还是令人担忧。”四川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鄢武先表示,目前整个川西北草原正以每年3.4%的速度沙化,保护工作必须加快进程。
  “治沙是一项系统工作,目标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若尔盖县林业局野保股股长熊远清多年从事治沙工作,他告诉记者,单靠压缩放牧规模很难根本解决问题。草原鼠兔种群数量在不断扩大,鼠兔打洞产生数量庞大的沙源点,这些沙源点逐步扩大和连片,每年形成新的沙化土地。
  川西北多为高海拔地区,若尔盖县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年均气温仅2.5℃。“这样的地方栽植植被成活率低、生长缓慢,有的裸露土地由于不能尽快恢复植被,会迅速被沙化。”鄢武先表示,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治沙工作增加了难度。
  若尔盖湿地雨水比较充足,年降水量约800毫米。如果为放牧而挖的排水沟能停止排水,经长时间自然恢复后,湿地便会“重生”。然而,若尔盖湿地上人为挖掘的排水沟总计近400公里,填埋沟渠的开支不菲。
  李华介绍,当地目前采用的是“扎堵填沟”法:每隔约100米,将碎石用蛇皮袋装着填入沟渠,垒成梯形堤坝。流水将在此淤积并带来淤泥,从而将沟渠填平。但此法只有在隆冬时节、土壤结冰后才能使用,而且只能用小型拖拉机和牦牛将填堵材料从保护区外运进湿地,若用卡车,会因为过重而陷入泥沼。“运输难度大,意味着成本成倍增加。”
  “目前通过局部治理恢复了一些湿地,但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四川省林业厅湿地保护中心副主任顾海军表示,四川省已通过开展湿地保护工程、川西北治沙工程等,对若尔盖湿地进行了局部治理,但每年治理面积屈指可数。湿地保护需要长远规划,治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