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学生原创话剧《我的兄弟在1919》公演

28.12.2017  02:07

12月22日晚,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原创话剧《我的兄弟在1919》在苏州独墅湖公共学院报告厅上演。苏州世纪明德文化科技园负责人、苏州校区学生事务部主任刘甡,苏州校区党群工作部主任靳兴初,苏州校区办公室主任袁少暐,校团委副书记邢姝参加活动。学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和校团委组织部分学生党建骨干与苏州校区师生共同观看演出。

话剧以相距百年历史的两代青年人旅法求学故事为素材。100年前,热血爱国的进步青年主动承担起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在国内开展爱国运动创办爱国报刊,为中华崛起而奉献青春,甚至是生命,带着使命和愿景最终赴法学习先进知识报效祖国。

100年后,当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并在新时期的赴法留学过程中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话剧生动表现了两代青年人的爱国热忱与报国壮志,以及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贡献中国力量”的决心。两代青年怀抱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让现场师生们感动不已,随着剧情的起承转合,观众席不时爆发出掌声。

剧终谢幕后,话剧的主创团队及演职人员与前来观摩的学校本部师生进行了交流,苏州校区艺体中心主任闫碘碘主持交流会。

话剧主创团队和演职人员在现场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在创作及演出过程中的体会与感受。谈到创作初衷时,主创团队表示,话剧中表现的青年人在重重阻挠之下攻坚克难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他们希望用100年前热血爱国的进步青年为中华崛起赴法学习的故事,激励同学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在赴法留学过程中勇敢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袁少暐认为,该剧在创作中融合了苏州校区的办学特色和青年人的理想担当,传递了青年人为了国家振兴,远渡重洋学习先进知识,学成归国后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理想。虽然在细节设计、表演技巧上略有青涩,但成功地表现了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值得鼓励。

前来观摩的学校本部师生对该剧演出表示祝贺。邢姝结合1919年的中国和2017年的中国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具有一致性,两个时期的青年面临着相似的使命。话剧展现了青年人的热血和担当,弘扬了正能量,用“青年人写剧本,青年人演话剧,青年人观看”的方式达到了文化育人的目的。

校团委社团部部长范维晨认为,该剧在立意上弘扬了青年人的爱国之情和使命感;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两个时代、两群年轻人的故事相互交融的方式,增加了表现效果和启示作用。

靳兴初表示,这次话剧演出非常成功,观看后很有触动。这种将校区办学特色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性表演方式,是校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新模式,也是校区党、团、学工作联动发展的成果体现。他对学校本部师生观摩指导、提出建设性意见表示感谢,并期待与本部师生有更多深入交流的机会。

据介绍,《我的兄弟在1919》由2014级苏州校区话剧团学生创作,并于2015年首次在苏州校区公演。本次活动是校本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调研实践内容之一,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进行主题教育,创新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形式,同时拉进了学校本部和苏州校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两地师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