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绿城水城,广州冲刺全新定位

09.11.2015  17:51

 

        历史文化名城,花城绿城水城。
  
  
  广州人有福气,山、水、城、田、海自然分布,文化灿烂、花开四季。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30多年来,广州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今漫步广州,到处是城乡一体的、大体量的绿。传统与现代、时尚与自然、繁华与沉静,在这里相交相融。
  
  
  广州市委、市政府转变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为重、城乡一体,推动国土绿化事业不断发展,为城市增绿,为花城添彩。全市森林覆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0%增加到目前的42.03%,城市绿化覆盖率从1991年的20%增加到目前的41.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16.1平方米。
  
  
  借助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广州城乡绿化再次增量、提质。此前,她已是全国唯一同时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特大型城市,近年还获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等殊荣,2011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
  
  
  有规划,提升综合竞争力
  
  
  广州要建生态城市,直观描述,就是花城绿城水城。
  
  
  创模不是去争一块牌子,而是作为建设生态城市、优化城市环境、巩固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和提升现代化大都市形象的抓手。广州创模有领导小组,广州市副市长周亚伟任组长,市直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区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林业和园林局,全市统筹推进。
  
  
  规划注重以人为本,以建设花城绿城为目标,按照山、水、城、田、海并存的自然格局,构建以城市公园、开放式绿地、立体绿化等为“内圈”,以近郊森林公园、湿地、水陆生态廊道为“中圈”,以远郊生态林区、自然保护区为“外圈”的生态绿地系统。
  
  
  在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广州市结合旧城改造、河涌综合整治、道路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制定了青山绿地、花城绿城、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等建设计划,全面推进林业园林各项建设和管理工作。
  
  
  有沿革,准确地把握方向
  
  
  1956年,广州在全国率先成立绿化委员会,至今有近60年的历史。“大部制”改革后,广州成立林业和园林局,地区绿委办公室设立其中,统筹城乡国土绿化建设的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稳定的机构,保障了事业的发展。
  
  
  60年来,从“四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广州”到“分类经营,率先实行生态补偿”,从“森林进城、森林围城”到“实施绿色化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广州地区绿委始终准确把握各时期国土绿化的发展方向,引领社会各界共建共享绿色家园。
  
  
  从“广东省林业生态市”到“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从“国家园林城市”到“国际花园城市”,从“国家森林城市”到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广州“逐绿”脚步一刻不停。
  
  
  有成效,花城展全新风采
  
  
  60年持续推进,城乡绿化不断增量提质。目前,广州438万亩郁郁葱葱的城市森林,发挥着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市民生态福祉的作用。
  
  
  ––营造绿色生态屏障。全市建设贯通城乡、色彩丰富、景观多样的生态景观林带近900公里,建成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59个、湿地公园4个,保护生态公益林260万亩。在城市东南部平原水网地带,营造农田林网和沿海防护林带3000多公里,建设沿海湿地林区2万亩;在乡村,对900多片乡村风水林进行保护和修复,并实施了600多个乡村绿化美化项目。
  
  
  ––建设城市中心生态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千方百计保护好面积达3.1万亩的“北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1.3万亩的“南肺”––广东海珠湖国家湿地公园。流花湖、麓湖、白云湖等各类城市公园、绿地星罗棋布,构成了中心城区以绿化为主体的生态体系,营造了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展全市动植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建设广州生物多样性中心,有效保护市域7145种动物、3338种植物,引种国内外植物近万种。同时,大力推广使用乡土树种,乔灌草、多树种科学搭配,探索出生态效益更好、景观效果更佳、维护成本更低、抗病抗灾能力更强的植物群落绿化模式。绿化和市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本园林,花城花景”为市民生活增添亮色,城市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完备的城市公园体系。目前,广州拥有245个城市公园,种类齐全,各具特色。2015年“六一”期间,全市13个新儿童公园全部建成开放,总面积173公顷,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凸显生态性、安全性、趣味性、科普性、通达性和差异性的儿童专类公园体系。
  
  
  ––广东省最长的绿道网络。广州开绿道建设之先河,近3000公里绿道串联起300多个景点、160多个驿站服务点,是广东省线路最长、覆盖面最广、服务人口最多的绿道。
  
  
  ––全国领先的天桥绿化。广州天桥绿化主要采用簕杜鹃为主要植物,三季开花、四季常青,形成了300多公里颇具特色的城市空中花廊,绿化水平全国领先。
  
  
  ––独具特色的开放式绿地。广州结合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新建、扩建了二沙岛绿地、临江大道、广州大道带状公园等一批大型集中绿地;将绿化景观建设纳入河涌综合整治范围,重现水清、岸绿的水乡景色;结合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拆墙透绿、拆违复绿、见缝插绿,让居民群众能够出门见绿、推窗见景。
  
  
  有保障,支撑添新绿
  
  
  在广州,完备的支撑体系为国土绿化事业提供了可靠保障。
  
  
  ––强化制度保障。全市健全法制建设,先后制定实施了《广州市绿化条例》《广州市公园条例》等地方法规;加强森林公安等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各类涉林、涉绿违法犯罪活动,有效保护了造林绿化成果。
  
  
  ––强化科技支撑。广州率先建立了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监测体系,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野外重点监测台站。集林业园林各专业于一体的“数字绿化”系统建设初具成效,广州成为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市。绿化科研硕果累累,天桥绿化、古树复壮、乡土植物推广应用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强化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森林采伐和林地使用限额管理制度。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顺利推进,造林绿化市场规范发展。
  
  
  有传承,文化谱新篇
  
  
  在广州,不断传承的绿色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谱下新篇。
  
  
  ––传承岭南园林文化。余荫山房、宝墨园、兰圃,一个个园林景点无不展现岭南园林特色。云台花园、珠江公园,一个个现代公园相继建成,岭南园林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发展。
  
  
  ––弘扬现代生态文明。建立了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广州动物园等一批国家级生态科普教育基地;“迎春花市”、羊城菊展、园林博览会等各类花事活动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平台。
  
  
  ––“爱绿护绿”蔚然成风。广州地区党、政、军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广泛深入开展群众义务植树,社会建绿热情高涨,“企业林”“共青林”“同心林”茁壮成长,“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小区”不断涌现。
  
  
  长风破浪,扬帆起航。广州正瞄准建设上新水平、管理上新台阶、品质上新高度,努力打造花城名片,一个彰显岭南特色的花城绿城水城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陈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