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诺书记率团访问芬兰 祝贺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

26.05.2017  18:46

5月21日-24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率团访问芬兰,出席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共建的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相关庆典活动,参加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看望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和志愿者代表,并观看了“多情的土地”——中国人民大学建校八十周年欧洲专场音乐会。访问期间,代表团与中国驻芬兰政务参赞张斌、教育组负责人高宇航会面并交流,与赫尔辛基大学校长尤卡·科拉(Jukka Kola)、副校长安娜·莫兰恩(Anna Mauranen)分别会谈,会见赫尔辛基大学法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并看望人民大学在芬兰校友。

5月22日上午,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建院十周年庆典开幕式在赫尔辛基大学主楼大礼堂举行。靳诺书记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向芬兰政府和人民,以及支持孔子学院工作的赫尔辛基大学表示感谢, 向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建院十周年表示祝贺。她指出,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作为芬兰唯一一所孔子学院,被誉为中芬文明交流互鉴“架桥人”,为推动中芬友谊的发展发挥着示范效应,是两国深化合作的重要窗口。她表示,赫尔辛基大学是人民大学高度重视的合作伙伴,希望两校继续加强基础学科的国际科研合作,布局交叉学科的国际交流,人民大学会继续支持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为中芬文明互鉴注入不竭动力。

赫尔辛基大学副校长安娜·莫兰恩(Anna Mauranen)表示,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在帮助芬兰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孔子学院的教师在过去十年间积极开展汉语教学、师资培训、中文比赛、学术讲座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希望双方在已有的基础上深化合作,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

芬兰社会事务和卫生部部长波特·马蒂拉(Pirkko Mattila)表示,中芬两国的交流合作有着悠久历史,上个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芬兰,表明中芬高层次合作将不断深入发展。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是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的途径,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在促进中芬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希望孔子学院越办越好。

中国驻芬兰政务参赞张斌代表使馆向中国人民大学和赫尔辛基大学表示祝贺,向所有为孔子学院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师和志愿者表示感谢。他表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学院在培养学生兴趣、传递中国哲学等方面的做法与孔子的主张不谋而合。中国一贯主张走和平发展道路,相信孔子学院将在促进世界和谐、搭建中芬交流互通平台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优秀学生代表罗艾唯(Aino Ropponen)分享了自己学习中文、前往中国的独特体会,并用中文演唱了两首中文歌曲,展现出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对中国文化的强烈热爱。

开幕式上,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陈玉文、中方院长王红一同向给予孔子学院大力支持的赫尔辛基大学副校长安娜·莫兰恩,世界文化系主任、孔子学院理事会成员拉尔斯•福克•兰德睿(Lars-Folke Landgrén ),世界文化系俄罗斯与东欧研究副教授Arto Luukkanen,“愤怒的小鸟”之父、芬兰路威(Rovio)软件公司联合创始人彼得·维斯特巴卡(Peter Vesterbacka)颁发杰出贡献奖。大家一同观看了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精心准备的十周年纪念视频,并欣赏了赫声合唱团(Helsinging Choir)的精彩表演。赫尔辛基大学主楼一层大厅举办了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主题展,吸引了赫尔辛基大学的众多师生前来观看。开幕式前,靳诺书记参观了位于赫尔辛基大学的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及赫尔辛基大学主图书馆(Kaisa Library)。

5月22日下午,靳诺书记、安娜·莫兰恩副校长出席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赫尔辛基大学世界文化系主任拉尔斯•福克•兰德睿(Lars-Folke Landgrén ),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陈玉文、中方院长王红参加会议。双方围绕孔子学院的日常工作及财务状况进行汇报交流,并就孔子学院执行协议续签的相关情况进行探讨。

随后,靳诺书记一行来到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看望教师和志愿者代表。靳诺书记详细询问了大家在芬兰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并表示,芬兰距离中国的地理位置并不远,但在气候、文化等方面有着很大差异,换一个角度了解一个国家和这里的人民,将成为人生中的宝贵经历和财富。她希望各位教师和志愿者在做好汉语教学工作的同时深入学习和了解芬兰的优势,为民族和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在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工作近十年的芬兰助理马莉娜(Mariliina Räsänen)用标准而流利的中文分享了自己的工作体会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喜爱,8位教师志愿者积极分享了在孔子学院的生活和工作心得,大家纷纷表示芬兰人民虽然内敛,但学习语言的能力和热情很高,汉语课堂上的参与度和配合度很好。部分在芬兰北部、东部城市孔子课堂工作的志愿者表示,这些地区虽人口稀少、冬季自然环境相对艰苦,但同样有很多人愿意学习汉语,人与人之间的平和相处令人感到宁静快乐。

5月23日上午,靳诺书记一行在赫尔辛基大学国际交流处负责人Anna-Maria Salmi的陪同下,会见赫尔辛基大学法学院院长基莫·诺迪欧(Kimmo Nuotio)、社会科学学院院长Hannu Nieminen、理学院院长Jouko Väänänen和人文学院副院长Matti Miestamo,双方围绕高等教育宽口径改革、学科间国际交流、教师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赫尔辛基大学法学院院长基莫·诺迪欧(Kimmo Nuotio)主持座谈会,并介绍了赫尔辛基大学的基本情况和正在进行的宽口径招生及教育教学改革。他表示,改革后的赫尔辛基大学将大大减少专业的细密划分,通过设置宽口径交叉学科,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四位院长分别介绍了各自学院的学科特点和研究优势,并推荐各自领域的专家学者前往人民大学授课、交流,希望通过更多的国际合作,推动两校在优势学科方面的交流,共同提升两校的国际化水平。

靳诺书记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并指出,实行宽口径教育教学改革,关键在顶层设计,最大程度地鼓励和支持教师和学生参与到改革中,是决定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她表示,赫尔辛基大学历史悠久、学科底蕴深厚,特别是在教育学和教学法研究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中国人民大学非常重视教师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希望两校在智库建设、教师教学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彼此共同发展。

会后,靳诺书记一行参观了赫尔辛基大学法学院和中国法研究中心,并与中心负责人交流法学学科的国际合作。

随后,靳诺书记一行拜会中国驻芬兰使馆,与政务参赞张斌及教育组负责人高宇航会面,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在中欧人文交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的相关情况和在赫尔辛基大学的交流座谈情况。靳诺书记表示,希望使馆继续支持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希望人民大学与赫尔辛基大学在师资互派、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合作在未来迈上新台阶。

5月23日下午,靳诺书记与赫尔辛基大学校长尤卡·科拉会谈,双方就开展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加强智库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靳诺书记首先代表学校,向尤卡校长写信祝贺中国人民大学80周年校庆表示感谢。她指出,高等教育改革是当前世界范围的大趋势,赫尔辛基大学的宽口径教育改革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改革面临相同的挑战,也面临相似的机遇。当前,中国正积极开展“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有世界一流的学科,也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和领军人才,自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与赫尔辛基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以来,两校在学科交流、孔子学院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就,希望两校在分享教育改革经验、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智库建设、促进学者往来等方面继续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诚邀尤卡校长来华参加中国人民大学80周年校庆。

尤卡校长指出,赫尔辛基大学非常重视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将提升国际化水平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聘请世界一流的国际教师即是其中的重要举措。赫尔辛基大学与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多所中国重点高校都有着密切的往来与合作,希望通过建设高等教育共同体,更好地服务社会,不断提升学校的全球影响力。他表示,希望两校在未来的合作中相互促进,共同肩负起全球的责任与使命。

会见结束后,靳诺书记在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陈玉文、中方院长王红的陪同下,参观了赫尔辛基大学博物馆。

5月23日晚,“多情的土地”——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建院10周年暨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欧洲专场音乐会在赫尔辛基萨沃伊(Savoy)剧院举行,靳诺书记出席音乐会。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作曲家赵方,音乐系主任、钢琴演奏家张放,音乐系副主任、小提琴演奏家程亚威,音乐系讲师、大提琴演奏家王莹,金铁霖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女高音歌唱家郝丹丹,音乐系声乐讲师、女高音歌唱家杨明明共带来了包括中国传统曲目和欧洲经典曲目在内的13首曲目,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彩演出。中国驻芬兰使馆代表、赫尔辛基大学师生、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师生、中资企业代表、当地华人社团代表及当地民众等500余人前来观看,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们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家们的深情演绎所深深打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张晓京、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吕捷等陪同出访。

据介绍,赫尔辛基大学建于1640年,是芬兰15所大学中规模最大、研究水平最高的大学,共有包括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农业与林业学院、行为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园、药学院、兽医学学院在内的11个学院,当前学生总数超过35000人,拥有教职员工7600余人。

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06年9月,是芬兰唯一一所孔子学院,在推动汉语在芬兰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已成为芬兰最大的汉语教学、汉语水平考试及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孔子学院还在芬兰多所大学的五个语言中心设立了汉语教学点,同时为当地华人积极融入芬兰社会、扩大中国文化在当地的影响力、促进中芬各领域的合作交流提供广阔平台。2016年,孔子学院学生人数达到631人,是建院以来学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自2008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已向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派出教师志愿者共计43名,服务于其下设孔子课堂及周边大学,志愿者人数在学校参与共建的13家孔子学院中位列第二。

以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为平台,中国人民大学与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交换项目进展顺利,并在法学、教育学、国际关系等领域开展了院际合作。自2011年起,中国人民大学累计选派32名学生赴赫尔辛基大学学习,并接收赫尔辛基大学学生20名。赫尔辛基大学也是积极参与中国人民大学暑期小学期的伙伴院校之一,自2009年起,累计已有78名来自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小学期。2017年5月-6月,中国人民大学将接待100名芬兰学生访华交流,该项目是刘延东副总理于中芬建交65周年之际提出的,旨在加芬兰学生对中芬两国的了解、加强青年交流、促进两国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