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中国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北京
座谈会
参观交大学生浴室
交大水温自动调节供水系统
交大雨水回收湖
现场采访中水洗车
房山区节水教育基地
微喷
本站讯 水利部水资源司、新闻宣传中心组织中央主要媒体记者,在北京开展“节水中国行”主题采访活动。9月21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及市属媒体在北京市水务局与相关处室举行座谈。9月22日,采访组分别参观了北京交通大学综合节水情况、西城区酷宝中水洗车、房山区节水教育基地及房山区河口村农业节水项目。
座谈会上,郊区处、市节水办、节水中心负责人介绍了农业节水,城市节水的相关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对记者的提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在北京交通大学采访组参观了采用水温自动调节供水系统的浴室及储存雨水的明湖。据了解,北交大的浴室供水系统采用浴室水温自动调节、恒温供水混合罐设备,在浴室内安装节水喷头,并将管道剩水回收加热再用,既可节水,又可节能。同时浴室内加装射频卡计费系统,学生洗澡按时收费,节水率可达50%。另外,北京交通大学改造校内人工湖明湖,将中水站产生的中水和学校教学区、西家属区的雨水汇集到湖内,除满足景观用水外,还可以对明湖周边31015平方米的绿地进行浇灌。近10年来交通大学节水超过400万立方米,达到该校4年多的用水量,也相当于2个昆明湖的蓄水量。
在西城区酷宝中水洗车店,记者了解了中水洗车循环设施的处理工艺及运行模式,洗车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利用中水洗车,中水再循环利用,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节约了成本。
下午,采访组参观了房山区节水教育基地及房山区河口村农业节水项目,了解到了北京市农业节水的主要做法。据了解,北京市2014年农业用水8.18亿立方米,比2001年17.4亿立方米下降了53%。北京市农业节水的主要做法是:向观念要水,开发应用非传统水资源;向机制要水,推动多部门联动和节水技术融合;向科技要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现场采访和参观,采访组了解到了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开展以来取得的经验和显著成效,特别是在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鼓励和约束机制方面探索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并了解到的通过财政奖补政策极力节水的机制。
郊区处、市节水办、节水中心、宣传处、宣传中心负责人参加,房山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参加。(摄影/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