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依河:一条通向春天的河流

28.05.2015  23:50


城中游



艾依河风光



艾依河之秋
  □  本站记者  孟砚岷
  “穿湖过市碧悠悠,云淡风轻舞燕鸽。盐渍荒滩成历史,一川秀色亮千眸”。一曲《艾依河咏赞》,描写了艾依河的美丽。艾依河从永家湖汇入沙湖,蜿蜒一百五十公里,串连上百座湖泊湿地,塞上湖城,堪比江南。
  这条彰显着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民生情怀的河流,标志着宁夏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成为新时期宁夏水利人的鸿篇巨制。
  一条跨越世纪的河流
  银川平原历史上曾是一个湖沼密布的水乡泽国,素有“七十二连湖”之说。进入新世纪,水资源短缺成为日益严峻的问题。黄河水量大幅减少,灌区湖泊湿地干枯,面积锐减,自然生态条件退化。同时,地下水超采严重,给城市地质结构带来隐患。
  随着银川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防洪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湖泊湿地恢复以及水利为城市建设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解决贺兰山东麓洪水对银川平原的威胁,缓解日益加剧的工业、农业、城市用水紧张,遏制湖泊湿地萎缩干涸、沟道淤积污浊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002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以建设“大银川”为中心,依托银川市防洪排水系统和众多湖泊湿地,重塑“塞上湖城”景观,决定建设艾依河工程,修复湖泊湿地,保护自然生态。
  次年6月,银新景观水道开工建设,标志着艾依河工程拉开了建设的帷幕,贺兰山东麓河西灌区大地上响起了描绘蓝图的号角。
  河道线路布置初步方案出来后,自治区水利厅领导带领技术人员白天跑线路,晚上开会研究,一幅幅地图铺上桌面,大家一起为线路走向、工程布置、技术参数出谋划策,熬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经历了无数次思想的交锋,经过反复的方案比选,选出最优方案实施。
  工程实施面对多、长、苦、难等诸多问题。多:涉及的部门多、需要筹集的资金多、拆迁的房屋多、投入的机械设备多;长:路线长、工期长;苦:施工环境恶劣、建设者生活艰苦;难:施工难、搬迁难、安置难。
  这是一项造福百姓的工程,更是一次考验地方党委、政府和部门组织协调、应对困难的大练兵。
  用激情燃烧严冬,让汗水绘就宏图。涉农资金“拼盘”,技术力量“拼盘”,工程建设“拼盘”,充分体现了小省区也能谋大事、办大事、成大事的敢为人先的精神,也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宁夏水利人艰苦奋斗、敢打硬仗、敢打胜仗的负重拼搏精神。
  艾依河工程成为宁夏规模最大、难度最大、协调最好、进度最快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一条彩色斑斓的河流
  地处宁夏平原中部的青铜峡河西灌区的艾依河由南向北依次将七子连湖、华雁湖、北塔湖、西湖、阅海、沙湖等湖泊湿地连通起来,共形成水域6万亩,湿地面积20余万亩,蓄水量9000万立方米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再现了昔日“七十二连湖”的塞上湖城景观,形成了大银川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排水干沟与沙湖等湖泊湿地连通,利用洪水、沟水为湿地补水,有效地解决了湿地水源不足问题,使部分湖泊湿地的萎缩、干枯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对维持湿地的生态平衡,保护湿地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
  工程建成后,艾依河及其沿线湖泊湿地中水生植物、水生动物资源逐渐恢复,其中有黑鹳、中华秋沙鸭、大鸨、小鸨、白尾鱼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有鹈鹕、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种。每逢春夏季节,近百万只鸟类在这里栖息,是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被专家喻为鸟类的天堂、人间的美景、大地之“”、银川之“”。
  美丽源于呵护,更源于管理。2009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艾依河管理办法》颁布实施,进一步加强艾依河的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防洪、排水、生态、景观和旅游的综合效益。
  建立艾依河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联席会议制度,将艾依河的水污染防治与修复问题提高到自治区政府的高度,切实加强管理过程中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的沟通协调,促进河道的有效保护和管理维护,解决水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保障艾依河的健康运行。
  管理局河道巡护、水量调度、水位观测、水质监测、水政执法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保护河道水环境,防治河道水污染,确保河道的安全运行和多重功能的正常发挥。积极与银川市公安、环保、卫生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坚决查处破坏河道水利工程、水生资源、向河道排污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取缔、关闭、整改排污的企业和小型加工作坊30多家,截堵了污染源。河道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违法违规事件得到纠正。
  由于河道接引的沟道农田退水含氨氮、磷等营养物质,河道内水草大量繁殖,为防止河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在自治区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艾依河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合作,积极探索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技术,在河道设立了项目示范区,种植了睡莲、荷花、狐尾藻、水生美人蕉等水生植物,探索水生植物对氨氮、磷等营养物质降解作用,经过两年的实践,河道水草基本得到抑制,美化了河道,保护了水质。
  水环境的科学研究逐步展开,从科技上、实践上加快艾依河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步伐。目前,承担了国家水利部、自治区科技厅、水利厅等单位研究项目6项,在国内期刊发表艾依河相关科学研究文章10余篇。其中《艾依河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项目获得2009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一条通往春天的河流
  在宁夏,艾依河被称为  “民生工程”、“增产工程”和“生态工程”,工程建设为银川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态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05年5月1日实现艾依河北京路至阅海通航,2008年4月26实现了阅海至沙湖通航。近年来,来艾依河旅游和参观的游人超过百万人,带来经济效益数千万元。
  2006年10月,艾依河被水利部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2007年,“银川湖泊湿地的恢复与保护项目”受到国家建设部的命名表彰。
  以湖泊、湿地、河流、人工渠道和特色水工建筑物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旅游基础设施与当地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相协调,深度挖掘和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内涵,同时辐射周边产业的发展,探索“水工程文化区、水利旅游区、产业区”共同发展的共赢模式和人、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步伐铿锵有力。
  艾依河的成功实践,使宁夏人水利思路宽了,眼界远了,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这将是一个大手笔的愿景:南接唐徕渠和西干渠合并废弃的渠道,延伸至青铜峡坝下,北与银北的星海湖、镇朔湖连为一体,成为宁夏的第二条黄河——“小黄河”。打造黄金水道,全力培育旅游产业带,实现沿线各城市的联动成长和相向建设,促进城镇布局集群化,在远离城市段落,建设别具一格的小镇风光,使艾依河成为带动全区大发展的增长极。
        以“立足宁夏?西部典范”作为艾依河水工程的品牌定位,一个典型的西北水利风景区,典型的水工程文化建设、水资源利用教育示范基地,典型的西北生态旅游区呼之欲出......
  未来,艾依河风光无限,令人神往。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