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乡愁

25.11.2016  20:02
  离家三载,忘不了的不仅仅是那乡音、街头流浪的狗、郊外金灿灿的油菜地、潮湿狭长的弄堂里挑着扁担喊“磨剪子嘞”却从未谋面的陌路人,最让我难以割舍的是弥漫在大街小巷、从天空泛白到繁星满天却从未间断过的街头小食。

            醅糕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它准确的普通话发音,也不知是否有那么一天它能够像杭州小笼包、嘉兴粽子、老北京炸酱面那样名扬全国而被普罗大众所熟悉和喜爱,我只知道在我们的这座小城,无论男女老少在街头的早点摊上都会来一份热气腾腾的醅糕,配上一碗白粥或者小馄饨。将它居于文章的榜首,一是它的味道实在是赞到不行,二是这道菜极具特色也确实值得发扬光大。

  醅糕是我们当地的传统节日食品,长相酷似超大版的披萨,却以咸口为主。大米和酒糟磨成浆状,发酵制成米浆,倒进铺好纱布的扁平圆状的大竹蒸笼里,大概一厘米的厚度,并撒上配菜,盖上纱布隔水蒸制。配菜为事先炒好的榨菜酱肉丝,并撒上辣椒、香葱。记忆中每逢大一点的节气,农村的亲戚都会做个几竹笼的醅糕,蒸熟了,然后给我们家送一篮子。也总能在街边的早点摊、小吃铺子里寻觅到它的踪影。刚出锅的醅糕喷香诱人,揭开盖在上面的薄纱布,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口感软绵,切块即食。也可以在锅中用菜油煎,将两面煎成金黄即可,油煎过的醅糕味道愈加浓郁,口感外焦里软,十分开胃。

  家乡美味早点太多,一个礼拜轮流吃下来,醅糕总会吃上个一两次,直到现在提到它依然能刺激到我的味蕾,每每与身边的人谈及家乡美食,醅糕总是在我的推荐单中。不仅仅因为它是我们“中国版的披萨”,更因为它是我们这些身处异乡之人挥之不去的浓浓的乡愁与满满的儿时记忆。

          手工面

  都说北方的人爱面食,南方人爱米饭,而我们这座小城的人都爱在早上吃碗手工面。面条是手工制成的,呈扁状,略宽一些,面的口感十分劲道。调料很简单,碗底放点油、盐和碎碎的香葱。煮熟的面条从沸水中捞起直接放入碗中,再倒碗清水面汤,就是一碗清淡的手工面了,之后的配料凭个人口味任意添加。我会加几勺咸菜,一勺碎榨菜,抓一把油渣,再倒些醋,爱吃辣的也可以加点儿辣椒酱,拌一拌简直太美味。不同的店铺,手工面的味道又是不同的,有的店家会有特制的汤料,一碗下肚,酣畅淋漓,对胃是极大的满足。

  离家数年,旅行过很多城市,尝过老北京炸酱面、高汤浓厚的日式拉面、又麻又辣的重庆小面、厦门的沙茶面、清淡的云吞面,却别样怀念家乡的手工面。一碗面只要几块钱,便宜、大碗又美味,却能够开启一天的美好生活。

            糯米饭团

  糯米饭团因为它的简单、便捷和极强的饱腹感成为骑自行车上学的小孩骑行途中经常会选择携带的一种早餐。每天清晨,做糯米饭团的老妇推着小三轮车,站在路边,常年以此营生。车上的木桶里装的是热气腾腾香喷喷的糯米饭,用厚毛巾盖着。旁边小碗里是各种各样的配菜和酱料,有咸菜、梅干菜、榨菜、土豆丝、黄瓜丝、油条,爱吃甜味儿的还有芝麻和白糖。挖一勺糯米,将之摊开,加入各种清爽又开胃的小菜,揉捏成一个比拳头还大的饭团,咬上一口,糯米夹着小菜与酱的味道,在唇齿间久久不能散去。

  虽然从小在家吃早饭,但是街边的美味一样也没有落下,因为妈妈在家煮白粥炒小菜的同时,爸爸也从弄堂里将早点买回来了。

            炒粉干

  小城的大排档一到夜幕降临就会特别火爆,塑料皮搭起的棚子里总是满满当当的人,喝着啤酒聊着天,赶走一天劳作的疲乏,宣泄日间的牢骚。大排档的炒粉干最美味,干炒,或者带汤的都有,但最爱的还是汤粉干。上学的时候爸爸夜里下班,总会往家里来个电话,问我要不要炒份粉干。我会瞒着妈妈兴奋地说“要!要!要!”,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妈妈的厉声数落中愉快地吃完一大碗汤粉干,然后打着饱嗝满足地上床接着睡觉。

  汤粉干这也是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道美食。它由米粉制成,略细,在水中煮熟后捞起,在一边凉着。随后切大白菜、辣椒、猪肉,切得细细的,一块儿倒进烧得火热的锅里炒得喷香,再将凉着的粉干倒入,撒上调料、倒入开水一块儿翻炒,最后再煮一会儿,一碗汤粉干就做好了。粉干特别柔韧有弹性,汤也不糊,味道特别鲜美。夹起一筷子,“滋溜”地下肚,又辣又烫的一碗粉干能让你吃得满头大汗,却回味无穷。

          烤饼

  烤饼由烤炉烘烤制成,形状扁平,皮薄,表面点缀几颗芝麻。内馅是肥瘦猪肉、梅干菜、葱、辣椒,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告诉师傅要肥一点儿还是瘦一点,要辣还是不辣的。因为热气和内馅儿,饼会略微鼓起来,不像油煎的饼那么油腻,看起来更清爽一些。做烤饼的师傅在县城有好多家,生意好的大家都排着队去买,下午三四点,小城的人们肚子也饿了,这正是烤饼卖得最好的时候。

  烤饼也是个充满回忆的小吃,作零食,打小就爱。记得小学的时候,大伯爱在大街上瞎溜达,每每下午肚子饿了便 会给大伯打个电话,让他顺道给我带个烤饼回家解解馋。大伯总会说我懒,说我馋,但每次都会给我带。每个周末的下午,奶奶做完礼拜回家时,只要我在也会给我带几张烤饼。

  一晃已过多年,大伯已长了好些白发,奶奶也颤颤巍巍、行动不便,逢年过节去看望他们,总会说:“卉啊,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奶奶给你钱你去弄堂口买几张烤饼吃。”老人不擅言辞,却句句流露着牵挂。每每想起这些远在千里的人,十几年前的事,禁不住泪流满面。

  亲人是一根线,无论你走得多远,离开多久,都会牢牢拴着你,提醒你:那座南方的小城是你的故乡,有你奔跑过的小巷,害怕过的流浪狗,思念着你的亲人以及带着爱与回忆的美味小食。 责任编辑:梅玉兰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