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性:草甘膦弱于美酒

06.05.2015  16:03

  “柳叶刀”杂志3月份发表了世界卫生组织在法国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一篇论文,声称全球应用最广泛的除草剂草甘膦属于较高致癌的农药(分类为2A)。

  各路反转人士如获至宝,以为这是对转基因技术安全性的致命打击。且不说草甘膦的安全性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完全是两个概念(非转基因作物也同样用草甘膦),仅仅讨论草甘膦本身的安全性问题,IARC的这一分级又有多大的意味呢?

  IARC的致癌分类标准共有4级:

  1,致癌;

  2,可能致癌,其中又分2A(很可能致癌)和2B(可能致癌)两档

  3,无法归类

  4,很可能不致癌

  本人查阅了柳叶刀的这篇报道原文,现将有关图表截图奉上。

  阅读了原文才知道,世卫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的报道并非源于新的实验结果,而是将过去已经发表过的部分文献,由这个研究所的作者按他们的标准和观点,对草甘膦给以重新的致癌分类。即IARC在没有任何新的实验数据的前提下,把除草剂草甘膦归类到2A, 即“很可能致癌”。

  既然IARC是把过去的资料重新做致癌性分类,我就把IARC致癌物质的分类名单(Classifications Group Order)中上千种物质的致癌毒性浏览了一下,从IARC的4个致癌级别物质中选择几个与草甘膦比较,发现柳叶刀上发表的这个新分类竟有如此神奇的结论,见下图(是他人做的图)。

  从这个图解中可以看出,从世卫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的4个致癌级别物质中各选择几个与草甘膦比较,单从致癌性看,发现喝草甘膦水溶液比晒太阳、喝葡萄酒、五粮液、吃咸鱼等我们常吃的食品要安全。咖啡、雪里红也“可能致癌”,但比草甘膦要安全一些。邓丽君唱的“美酒加咖啡”原来是把一种致癌的东西掺到另一种可能致癌的东西里面一块喝下去。单单考虑致癌作用的话,如果你不小心将草甘膦当成咖啡加进了葡萄酒,那也无妨,因为这里面更危险的因素——美酒——并无变化。仅此而已。

  至于草甘膦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安全施用,IARC无权决定,它是由欧美各国审批农药和除草剂安全性的机构来决定的:它们分别是EPA(环保局,美国)和BfR(德国风险评估所,欧盟)。各国政府审批农药和除草剂的机构是决定安全与否的唯一标准。

  如果反转分子害怕草甘膦致癌,那么我们就回到1968年的时代(见下图),那时没有转基因,也没有草甘膦,反转分子以及他们的父辈,吃的是毒性比草甘膦大得多的橙剂和阿特拉津。

  目前使用草甘膦最广泛的作物是大豆、玉米和牧草。相应而来的争论焦点就是草甘膦的毒性。过去20年有关草甘膦的安全性试验包括:

  1,急毒: 口服半数致死量,皮肤急毒,呼吸急毒,动物试验,人体试验

  2,慢性毒性:动物试验,人体试验,内分泌激素干扰,致癌性试验(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生殖毒性试验(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

  3,药代试验:吸收,组织中的分布,代谢,分泌

  4,医学实验和监控

  5,环境中的降解试验:土壤,水,空气,植物,室内分布

  6,食品中的残留量

  7,环境毒性研究:对鸟、鱼和水生生物、无脊椎动物影响

  全世界多个实验室做的这些试验,产生了几百篇试验结果,证明了草甘膦是低毒的农药。

  根据这上百篇的实验研究报告,美国环保局对农药和除草剂的毒性分类也有4个级别。下图是草甘膦在美国农药除草剂毒性分类中的地位:低毒和极低毒(草甘膦的毒性分类位于下图右边的土黄色框内)

  

 

  如果各位要去查找EPA是如何把草甘膦分类为低毒和极低毒的,可以参看我后面的68篇参考文献(我仅列出部分,有兴趣者可以联系基因农业网编辑)。

  草甘膦的残留量标准

  既然被美国环保局列为低毒或极低毒,那么就必须制定一个最大容忍度,即残留量标准。草甘膦在多种作物(粮食、果蔬、棉花等)的农田中都在应用。我给出大豆和油菜种子的草甘膦残留量标准。

  2013年以前,美国给出的草甘膦在大豆和油菜籽的残留量上限标准是20mg/公斤(百万分之二十),与欧盟的残留量标准一致,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组成的联合办公组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管着世界癌症研究所)的标准一致。

  2013年4月份以后,美国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所的“爸爸”Codex给出的棉籽油残留量标准是40mg/公斤、以及美国国内毒性试验的结果,把草甘膦在大豆中的残留量标准从原来的20mg/公斤放宽到40mg/公斤,油菜籽仍然保留为20mg/公斤。下表是美国2013年修改后的草甘膦在大豆中的残留量标准:

  欧盟对所有农药(含草甘膦)在食品(包括肉蛋油等)中的最大容许量(MRL,即残留量)有一个详细的表格(全部列出有十几页,有点像我国的国标)。我从中把草甘膦的摘出来:

  然后,再把欧盟的大豆草甘膦残留标准摘出来,见下表:

  此外,美国、欧盟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做的草甘膦代谢实验也证明进入植物体内的草甘膦在6-7天后,体内就剩下0.05-0.54 mg/kg的残留量,即大部分的草甘膦被代谢、分解掉了。

  总之,草甘膦的安全性在美国和欧洲都分在低毒或极低毒类别中。

  草甘膦除草剂和转草甘膦基因是两回事

  把草甘膦的毒性和抗草甘膦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挂钩,是因为转了抗草甘膦除草剂基因的大豆能抗高浓度的草甘膦,所以田间可以施用高浓度的草甘膦,大豆上有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草甘膦,以至于可能超过残留量标准(安全允许的最高容忍度)。迄今,反转者倒是基本没有说转进去的抗除草剂基因及其蛋白有毒。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事实上,大豆油里的草甘膦残留量几乎为零。

  由于草甘膦的铵盐形式是水溶性的,在大豆油精制提炼过程中,草甘膦被水相萃取溶解带走,在大豆油里基本上检测不出草甘膦的残留。中国食品经济网2014年5月12 日有一篇题为“进口转基因大豆制品中检测出农药残留物”的报道说“对转基因大豆油送样进行农残分析,结果转基因大豆油中草甘膦确实未检出”。 该报道还说“大豆中检测出的草甘膦和其衍生物氨甲基膦酸含量均在5mg/公斤以下”,大大低于美国、欧盟、以及Codex制定的草甘膦在大豆中最高残留量的20mg/公斤标准。

  非转基因作物一样要打除草剂草甘膦,那么非战基因作物里的草甘膦含量是多少呢?2007年,欧盟食品安全局从350种不同类型的食品中,采样74,000 份, 分析了870种农药(包括草甘膦)在这些食品样品中的残留量。基本上草甘膦在所有食品中的残留量都在MRL(最高容许量)之下。

  有机作物里的草甘膦残留量:2008年欧盟对300余种植物性和动物性食品采样71164份,对包括草甘膦在内的100多种常用的农药测定食品中的残留量,发现不应该有农药成分的有机食品中残留量超标的比例竟然达到0.5%(非有机食品超标比例是2.6%)。所以即使有机食品中,农药和除草剂草甘膦也是存在的。

  References

  1. Tomlin, C. D. S. The Pesticide Manual: A World Compendium, 14th ed.; 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Hampshire, UK, 2006; pp 545-548.

  2. RED Facts: Glyphosate; EPA-738-F-93-011;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fice of Prevention, Pesticides, and Toxic

  Substances, Office of Pesticide Programs,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DC, 1993.

  3. Roberts, T. R. Metabolic Pathways of Agrochemicals-Part 1: Herbicides and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Cambridge, UK, 1998; pp 396-399.

  4. Herbicide Handbook, 8th ed.; Vencill, W. K. Ed.; Weed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Lawrence, KS, 2002; p 231-234.

  5. Roundup herbicide bulletin Number 1; Monsanto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pany: St. Louis, MO, 1980.

  6. Reregistration Eligibility Decision (RED): Glyphosate; EPA-738-R-93-014;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fice of Prevention,Pesticides, and Toxic Substances, Office of Pesticide Programs,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DC, 1993.

  7. Giesey, J. P.; Dobson, S.; Solomon, K. R. Ecotoxi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for Roundup herbicide. Rev. Environ. Contam. Toxicol. 2000, 167, 35-120.

  8. SRC PhysProp Database: Glyphosate; Syracuse Research Corporation. http://www.syrres.com/what-we-do/databaseforms.

  aspx?id=386 (accessed Dec 2007), updated Jan 2010.

免责声明:致癌性:草甘膦弱于美酒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京城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 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 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京城在线联系 (QQ:1187215932),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