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东南小区自备井置换工程竣工通水 年置换水量7万立方米

28.09.2016  03:38

本站讯 日前,清华大学自备井置换工作取得新进展,其所属东南小区完成置换并正式通水,受益人口约1200人,年置换水量7万立方米。此小区从过去以地下水为水源的自备井水,置换为以“南水”为主要水源的市政自来水,水质硬度大幅降低,水碱现象将明显改善。 
  据了解,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为了多用南水、用好南水、涵养地下水资源,北京市政府提出了要大力推进自备井置换力度,减少地下水资源开采,改善自备井用户饮用水水质,让南水惠及更多的市民。清华大学从大局着想,积极主动配合北京市开展自备井置换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去年10月,清华大学与市水务局、市节水办公室、海淀区政府、市自来水集团共同协商,确定了以校本部周边的东南小区、西北小区、荷清苑小区、蓝旗营小区4处住宅小区作为先期置换试点,涉及用户3800户,年置换水量55万立方米,受益人口1.5万余人。 
  本着“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置换原则,自来水集团将东南小区确定为清华大学首批置换小区。2016年5月31日,东南小区自备井置换工程正式启动,自来水集团从前期调查、方案设计到小区内部管线改造、与双清路和荷清路两条市政供水管线勾头(连通)等,整个工程用时仅三个多月。待东南小区供水稳定运行后,自来水集团陆续推进清华大学西北小区、荷清苑小区和蓝旗营小区的自备井置换工程。 
  为了让更多市民喝上安全、优质的市政大管网自来水,自来水集团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专门成立了自备井置换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积极推进自备井置换工程实施进度。2016年以来,集团先后完成中央党校北门住宅区、朝阳区鑫兆佳园和空军少角村等26家单位及小区的自备井置换工程,关停自备井10眼,受益人口近4万人。下一步,自来水集团还将将进一步加大自备井置换及配套管线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中央党校和通州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等单位的自备井置换工作。 
  新闻链接: 
  1、自备井全称自备水源井,是相对于城市公共供水而言的,主要是在城市建设初期或市政供水大管网未覆盖的区域,一些机关、企业、院校和小区自行开凿的水源井,以满足其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其制水工艺相对简单,自备井水经过消毒处理后供给用户。自备井封存后,可对地下水进行涵养,对北京水资源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2、2015年,自来水集团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圆满完成105家小区(单位)的自备井置换工程,关停自备井157眼,置换水量4.55万立方米/日,受益人口近48万人,自备井置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