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福明:改革先锋回母校,谈真理述往事

14.10.2019  03:12

编者按: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积极推动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崇德、“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的执行者”——何载校友、“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胡福明校友,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受颁改革先锋勋章。

当天下午,胡福明校友回到母校,与师生谈真理、述往事。

(胡福明参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

(何载(右三)、胡福明(右二)受颁改革先锋奖章)

18日下午,胡福明回到母校,应邀在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作报告,回忆了在人民大学5年的求学经历,分享了自己写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的初心、框架思路和写作过程,并分享了听取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的体会。

(今天的《新闻联播》呈现了胡福明回母校和师生交流的情况)

胡福明还回到曾学习生活过的新闻学院、哲学院,再话往事,寄语学子。

在人大待了5年,感情很深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这些学校都培养了我。我在人民大学待了五年,在新闻学院学了一年半,在哲学院读了三年半,新闻学院和哲学院对我都有很深刻的教育。回到北京,北大、人大的校庆或院庆,我都努力参加,回学校看看,也是向老师和母校报恩。

看到大家都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很感动,你们的学习精神比我要强。

党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我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生的孩子,解放以后分了田地,我家里八口人,有一半地是分来的。1949年9月,我10岁,参加了青年团。我在人民政府办的一个中学上学,师范不要钱,什么费用都不要,是党培养的。毕业以后,知识青年可以报考大学。我考上了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新闻工作可以接触群众、了解社会、了解实际。

后来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并到人大新闻系,在人大毕业的时候,罗列主任找我谈话,让我学哲学。他的理由很简单,这是中央做的决定,要培养马列主义干部,于是我就到哲学系读了三年半的研究班。

党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当时我家里很穷,很需要我的工资,但是党需要我去读书,我就去学习研究哲学了。

毕业时,好几个老师都要我留下,但我爱人在无锡,所以我希望回南京,我就到了南京大学。

要尽到一个党员的责任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感觉迎来了第二次解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需要正本清源,还它们本来的面目。我当时的看法是,要重新认真研究。为了批判否定“四人帮”,1976-1977年,我在《南京大学学报》上连续发表4篇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揭批“四人帮”的斗争,批判“文革”的错误主张,推动拨乱反正。

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联合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提出“两个凡是”的观点。我是学新闻出身,我不认同这个观点。我认为,要害就在“两个凡是”上,“两个凡是”本质很清楚,就是说毛泽东的话句句是真理,毛泽东的结论、判断都是永远正确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应该批判“两个凡是”,应该揭露它的唯心论本质。但是真的要去批判,我还是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是一个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如果我不去批判,只能说我的理论水平低,我的觉悟低,没有尽到责任。思想斗争了一两个月后,我终于下定决心,写文章批判“两个凡是”。

思考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1977年7月初,南京的夏天闷热难耐,我的妻子因为良性肿瘤住进了医院,需要做手术,白天由女儿和儿子轮流陪护,晚上我去陪护。我守候在医院的走廊里,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等分批带到医院,借着楼道的灯光,趴在凳子上不停地翻查,把关于真理标准的语录都标出来,蹲在凳子上构思文章提纲,当时将标题定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基本观点。这部分论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普遍性,这个理论既存在于自然科学中,也存在于哲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

第二部分讲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用实践标准来检验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用工人运动实践来检验《共产党宣言》中的观点。也就是说,马克思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句句是真理、每句话都是正确的,他们是用实践标准来检验理论。所以,“句句是真理”是不对的。

第三部分批判“四人帮”,批判个人崇拜。这部分重点是批判“两个凡是”,但因为“两个凡是”是当时的主要指导思想,要公开批判风险很大。我担心文章没办法发表。

1977年8月,我妻子出院后,南京大学也放暑假了,这是“文革”后的第一个假期。当时没有电脑,写文章也不太方便。到8月底我的初稿就写好了,但不知道寄给谁。这时我想起了《光明日报》哲学组组长王强华,1977年春天,他曾在南京的一次理论工作者座谈会上向我约稿,但是没有出题目。因此我写完后就把文章寄给他了。“现在,我要请你做我们《光明日报》的特邀评论员”,这是他后来跟我说的。

1978年1月中旬,文章寄出4个多月后,王强华寄来一份《光明日报》大样,也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篇文章清样,并附带一封信。信里说,这篇文章你要说什么我们很清楚,文章也肯定要用,但要做点修改。 直到1978年4月下旬,我去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的全国哲学讨论会,到北京的当天晚上,王强华就把我接到光明日报社。当天参加会议的还有《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光明日报》理论部主任马沛文、中央党校教授孙长江,每人手里都有一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清样。杨西光说:“这篇文章本来要在《光明日报》4月2日哲学版刊出,我看后感觉这篇文章很重要,在哲学版发表太可惜了,要放在第一版作为重要文章推出,但是要修改,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要讨论这篇文章如何修改,请大家提意见。”《光明日报》的几位同志都参与到这篇稿件的写作和修改中。在哲学讨论会期间,我白天参加会议讨论,晚上修改文章。

所以这篇文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个要点,一是理论和实际必须统一;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认真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关键任务,切实做好马克思主义教育宣传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媒体朋友请胡福明展示勋章,他谦虚地说:“这有什么好拍的。”)

在新闻学院和哲学院,胡福明与师生亲切交流。他寄语全体师生:“希望我们的同学和老师要和人民交朋友,要了解人民,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讲话。

新闻学院

(胡福明与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握手交谈,两位耄耋老人共忆往事)

(胡福明和新闻学院师生座谈交流)

哲学院

(哲学院赠送给胡福明一张八年前的照片,定格了2011年11月11日哲学院55周年院庆时,胡福明在会上讲话的情景)

(胡福明和哲学院师生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