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伙京城胡同里制作竹子自行车 出行更环保
大卫(前排右一)和他的竹子自行车车友们。
在北京东城区郎家胡同26号院,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铺,屋子里摆放着各种自行车的车架和零部件,可别小看了这个“自行车铺”,里面的车架都是用竹子制作的。小铺的主人是美国小伙王大卫(David Wang)。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尝试着用竹子来制作自行车,王大卫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引导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加环保。
缘起
小区里破旧自行车堆成山
大卫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时学的是人类学。10年前,他第一次来到中国。2012年,因为工作的原因,大卫又来到了北京。从一个人类学研究员转变成竹子自行车制作者,源自一次偶然的发现。
在到北京后不久的一天,大卫无意中在一个小区里,看到自行车棚里那些堆成小山似的废旧自行车,忽然就冒出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回收利用这些废弃的自行车呢?”
大卫先是从破烂堆里挑了一辆废旧的公路自行车,邀请朋友一起改装。但是他也注意到,有些自行车的零件损毁严重,用什么材料来代替这些坏掉的零件呢?这时,大卫想到了竹子。其实这个想法在大卫大学时代就萌生过,原来,他上过一门环保课,竹子的特性和用途让他一直有“竹子情结”。
钻研
跑遍大江南北找竹子
大卫开始在网络上搜索“竹子自行车”,发现有不少外国人已经做过了,还在网上贴出了教程。于是他根据网上的内容自学,然后再根据教程中需要的材料去网店购买。大卫的中文特别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人惊讶,很多自行车的零件和部位名称他都能用中文叫出来。
竹子送到后,他开始拿着材料摸索着做。那时候大卫还没有辞职,下了班就一头扎进竹子里,研究竹子自行车。3个月后,他的作品终于成功问世,车的主车架全是竹子做的,衔接的地方用的是碳纤维和玻璃纤维,非常结实。
虽然第一辆竹子车做出来之后很拉风,可是大卫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觉得自己对竹子的了解依然匮乏。于是,去年,大卫带着梦想和竹子自行车专程到台湾,走访竹子生产地以及拜访竹艺人。最初,他尝试用人面竹,这是一种表面有着交叉花纹的竹子,但做出来后的效果并不好。于是,他又尝试使用桂竹、厘竹、紫竹、黑竹等材料,最近,他打算试试产自云南的铁竹……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竹子自行车,去年5月,大卫通过互联网众筹了1.7万美金,完成了教人们做25辆竹子自行车的梦想。
现状
每天忙着制作自行车
在东城郎家胡同26号院,大卫租下了一间25平方米的房子作为工作室,每天上午9点到晚上7点,是大卫和工作室学员们最忙碌的时候。一年下来,大卫说他和学员们已经做了149辆竹子自行车。
今天上午九点,郎家胡同里,王大卫已经在工坊里忙碌起来。记者问起王大卫一天要生产多少辆竹制自行车时,王大卫说,我不生产车,我培养的是兴趣,这个工坊相当于一个内部培训机构,我教有兴趣的人制作自行车的方法,同时帮他们打造自己的车。
记者看到,竹子自行车,主要体现在车架上,其他部件还是以往常见的材料。
王大卫说,除了环保,他对竹子有一种偏好,觉得是非常好的制造材料。记者也看到,连他的手表都是竹子的。
目前王大卫做车架用的是桂竹,这些竹子要从江苏运回来。王大卫说,更好的材料是铁竹,但只有云南才能找到。
将来是否要做成产业,创造品牌?王大卫听到这样的问题,坚定地摇了摇头。工坊的位置虽然近邻“潮地”,但做大并不是他的愿望。“能和街坊四邻玩到一起,这种感觉很好,我会一直把兴趣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