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咋提升 导则出台立规矩
东城区东四四条胡同西口,一座百年前的老照相馆经过4个月的修缮,前些日子露出了真容。门楼两侧,一副灰色砖雕对联重见天日。上联:“镜里人是一是二”,下联,“笛中意至妙至神”。门楼上四个大字:“光起万物”。
“这是100年前中国人对照相的理解。”东四街道工委书记荀连忠介绍,这副对联过去一直被水泥糊着,从外头看不见。开展背街小巷整治,街道请来专业技师,用剃刀、小刷子,才一点儿一点儿地给清理了出来。
找回历史,重现古韵,提升环境,从今年4月份起,背街小巷整治在首都核心区2435条胡同展开。不同于简单的清理胡同环境,这次整治涉及到建筑外立面修缮保护、胡同停车、胡同绿化等多个方面。特别是文保区胡同,墙面刷成什么颜色、窗棂上的花纹什么样,每个细节都有讲究。
东四四条胡同今年保护性修缮院门43个,修复影壁6处。其中,光是给院门儿刷漆这一看似简单的活计,就采用了15道工序。“先涂猪血腻子、麻刀灰,然后再刷漆,风吹日晒好些年漆都不会裂,这是老祖宗传下的手艺。”荀连忠说。43个院门也全部在专家指导下,按原制式进行了修缮。
西城区同样在背街小巷整治中探索着经验。广内街道达智桥胡同,今年9月作为步行街开街,这也是老城区内首条平房居住区的步行街。街道与社会单位协商,为胡同居民在附近找到了收费低廉的停车位。过去被机动车挤得满满当当的胡同,现在亮出了宽敞的街面,还招来了小燕子。
在总结东城区和西城区背街小巷整治经验的基础上,市城管委会同市规划国土委于10月下旬编制出台了《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设计管理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导则》从气质、风格、颜色等方面着手,对背街小巷建筑立面、交通设施、牌匾标识、城市家具、绿化景观等十大类36项元素进行设计规范,指导各区开展环境整治提升和长效管理。
比如,建筑立面,管控要素包括墙体、屋面、传统门楼、外立面门窗,油饰彩画、构筑物和装饰构件等。对街巷胡同沿线具有不同历史文化价值的四类建筑,即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其他建筑,按照“古今有别、新旧有别”的原则实施分类管控。其中,位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对建筑体量、高度、形态、色彩、材质等进行更为严格的管控,其他建筑的建筑外观要求与传统风貌相协调,鼓励旧料利用。
交通设施方面,《导则》提出结合街巷胡同宽度,确定差别化的交通组织方式及交通设施配置要求:宽度在5米以下(不含5米),建议设为慢行胡同,可组织步行、自行车交通,胡同两侧均不得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宽度在5米(含5米)至9米(不含9米)胡同,建议设为单行胡同,组织单向交通,且宽度为6米以上胡同可施划单侧停车泊位,但需预留宽度不少于3.5米的消防通道;宽度在9米以上胡同,建议设为双行胡同,组织双向交通,并在一侧施划停车泊位,但需预留宽度不少于3.5米的消防通道。
《导则》不仅适用于东西城背街小巷整治。市城管委整治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的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工作将从核心区扩展到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4个中心城区以及通州区。以上区域和核心区按同一标准、同一规范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也就是说,都要遵照《导则》进行实施。(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王海燕 刘可)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