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对上皮癌变判断标志物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04.05.2015  19:31

  近日,依托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建设的“恶性肿瘤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邓大君教授团队经多年研究,在国际首次发现“P16基因甲基化”可作为上皮异型增生癌变能力的判断标志物,在肿瘤发生前2-3年即早期判断出这种癌前病变的可能性,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期刊《EBioMedicine》上发表。

  人体80%的恶性肿瘤起源于上皮细胞,1/3的上皮异型增生会进展为恶性肿瘤,但长期以来缺乏能够早期区分上皮异型增生病灶癌变的诊断方法。“恶性肿瘤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通过系统的流行病学相关性研究和培养细胞及动物模型因果关系研究,首次提出并最终证明肿瘤抑制基因P16的甲基化失活可用于早期预测口腔等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的癌变能力。

  该项研究的临床转化作用将对癌前病变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减少过度治疗和预防恶性肿瘤发生上将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