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园丁育新苗——海淀法院法制校长工作纪实

20.11.2014  19:43
  11月20日下午,海淀法院迎来了一群特殊客人——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温泉第二中学的师生们。在“法官妈妈”尚秀云的指导下,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坐上少年法庭特有的U型法台,饶有兴致的敲响法槌,近距离感受法律的庄严和神圣。更让同学们惊奇的是,与以往到法院旁听法官们审理案件不同,今天法庭上的各位主角竟是自己的同学。

  “少年法庭,现在开庭!”伴随着清脆的敲击法槌的声音,在庄严肃穆的法庭上,只见“审判长”、“陪审员”正襟危坐,“公诉人”与“辩护人”唇枪舌战……一个个青涩稚嫩的面庞,却有板有眼、尽职尽责地推进着庭审过程,这便是一群中学生的“模拟法庭”。

  趁“休庭”间歇,尚法官根据刚才的模拟庭审情况精心设计了问题,组织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经过尚法官的点评和引导,同学们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法律知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理念悄然内化于心。

  以上只是海淀法院对未成年人开展普法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海淀法院就鼓励少年法庭的法官们主动到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讲座。2013年,海淀法院与海淀教委、海淀团区委深入合作,大力推动法制校长工作。为此,专门成立了法制校长工作领导小组,院党组书记、院长鲁为亲自担任组长,选派37名优秀法官担任辖区内105所中小学的法制校长,其中有20人为中层干部,占总数的54%。今年,海淀法院将走访中小学校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每位院领导至少将一所中小学校作为联系点开展走访、调研。

  一年多来,海淀法院的“法制校长”们深入中小学,为全区超过一万名中小学生累计授课一百余次,收效显著。这些法制校长们专业背景广泛,涵盖刑、民、商、行、知等多个领域,授课内容除青少年犯罪预防外,还涉及到自护、自救教育以及民事权益维护和公民意识的培养等。

  法官们深知,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的40分钟,更应渗透进未成年人的生活中。因此,除了引导未成年人“如何做”,还注重指导学校和家长“怎么教”:对教师开展以法治的思维与方式进行管理的专题授课、对学生家长开展亲职教育、发放亲职教育读本,以此提高学校管理学生、父母教育子女的能力,形成未成年人教育合力,保证法制教育在未成年人生活、学习中的全方位覆盖。海淀法院还针对农民工子女积极开展“蒲公英工程”,深入打工子弟学校开展法制教育,让“流动的花朵”享受法制的阳光雨露。

  为帮助少年儿童了解司法知识,感受法律精神,海淀法院自2005年以来每年都举办“六一儿童节”专场开放日,组织孩子们观看升旗仪式、参观法院设施、体验模拟法庭、聆听法制讲座。一年一度的“六一”法院开放日,已成为深受海淀区中小学校师生欢迎的一项传统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已有2000余名少年儿童在海淀法院度过了既新鲜又难忘的儿童节。

  此外,海淀法院还针对未成年人思维活跃的特点,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从而提高普法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如组织参观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请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开展“带法回家”活动,让学生给家长做法制宣传,增强法制宣传的主动性和亲切感;制作配有法制宣传漫画的展板在学校巡回展出,可弥补学生听法官讲法制课一听而过、印象不深的缺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对巩固法制宣传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对青少年的普法宣传教育,不仅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海淀法院作为审判机关,不仅有责任做好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审判工作,也有责任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好普法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法院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今年1月,由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共同举办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研讨会在京召开,海淀法院报送的“开创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家长亲职教育工作制度”被评选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制度创新”最佳事例,海淀法院在会上做了专门的经验介绍。2月,区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联合召开了2014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海淀法院“法官妈妈”尚秀云等12名同志被评为2013年度海淀区“优秀法制校长”,海淀法院连续26次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未成年人保护先进集体”。到目前,各学校普遍反映,学生们对法制校长的授课兴趣更加浓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增强了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借助此项工作,海淀法院不仅充分发挥了审判职能作用,也进一步锻炼了队伍,强化了法官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意识。 责任编辑:程颖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