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原副秘书长陈健做客中法交流学术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4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2015中法教育文化节开幕。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陈健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在中法教育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中法交流学术论坛上发表题为“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主题演讲。论坛由苏州校区党委书记、中法学院院长、国际学院院长朱信凯主持。
陈健先生结合自身四十多年从事外交工作的经历,从国际大环境、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和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三个方面出发,与现场嘉宾探讨了中国在新的国际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陈健先生认为,从国际形势来看,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这三个潮流没有改变,并决定了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新时代的主旋律,然而,三个潮流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首先,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本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能够较为自由地追逐高利润率,而劳动力要素的转移则受到诸多方面的约束,这造成了资本所有者越来越强势,而劳动所有者愈发处于弱势地位,其所带来的问题在不同的国家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发达国家表现为财富集中于资本所有者而没有转化为政府财政收入,而在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表现为“先富带动后富”这条道路并非直通车,而是更多地需要依靠政府进行调控。其次,政治多极化造成了世界格局不断变化和调整,处理复杂多变的局面难度空前,对于中国而言,在处理外交关系时必须认识到,中美关系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第三,信息化的突飞猛进,通过网络,人人都可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份子,使社会治理成本大大上升,政府控制社会危机的难度剧增。
谈及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陈健先生指出,目前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要从增强双方战略互信的角度出发处理中美问题,围绕和平、经济增长、改革、文明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中欧关系,正确看待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和安全问题。陈健先生特别强调,法国是启蒙运动和反封建思想最彻底的国家,具有特殊的文化优越感和自豪感。中国和法国都积极倡导世界的多极化,有着诸多的相似点和共同主张,应携手前行。
对于周边形势,陈健先生表示,中国变得强大,周边国家需要有适应中国强大的过程;中国不会永远克制下去,周边国家也要有适应中国不再克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需要找准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平衡点。
在互动环节,陈健先生分别就中日关系、南海问题、中国外交政策等问题同现场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陈健,籍贯江苏苏州,出生于上海,长期在外交部工作,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首批派驻联合国的外交官,2001年起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是联合国中任职时间最长、级别最高的中国籍公务员,并曾担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新闻司司长、部长助理、中国驻日特命全权大使等要职。联合国原秘书长安南曾经评价他“创造了联合国历史上最深刻的改革”。
媒体报道: 苏州日报:联合国原副秘书长陈健:中国外交 机遇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