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老照片:北京手艺人挑着担子串胡同

12.05.2015  13:32

  

耍猴儿

卖烟杆

卖小金鱼儿

剃头挑子

卖酸梅汤

耍耗子

卖针头线脑儿

卖洋铁器

  旧时,北京城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五行八作、敲着响器走街串巷的手艺人,也有挑着担子沿街吆喝的流动商贩,循着他们抑扬顿挫的吆喝声,出门就能买到各式各样的物品,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服务。

  走街串巷的行当,最讲究吆喝。从春末开始,庙会上随处可听见卖酸梅汤的吆喝声:“哎——酸梅汤啊真甜哪,哎——这玉泉山的水,骆驼给我驮,南来的蜜蜂来搭窝哎——买一碗来尝一尝,不凉不要钱”!

  夏日,卖金鱼儿的小贩一吆喝“大小金鱼——哎小金鱼儿喽!”孩子们便兴致勃勃地跟过去,围在装着各种金鱼的挑子周围。

  到了冬天,北京人用木炭生炉子取暖,街头巷尾时常响起“约零炭呐”的吆喝和小贩手击小鼓“蹦啦蹦”的声响。

  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一头系着供客人坐的凳子和剃头工具,即剃刀、梳子、篦子;另一头挂着盆、水壶、小炭炉子的圆形支架。正所谓老北京的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

  以前北京人居家过日子用的都是铁刀铁剪子,要是刀剪钝了,就得用青石给磨出刀锋。胡同里一有“惊闺叶”的声响,人们拿着刀剪纷纷而来。磨刀匠挑着一条四腿长板凳,每头系一块粗细不同的青石,板凳腿上绑一个装水的小水桶。一般的刀剪要先粗磨后细磨,手艺精到的师傅,不大工夫就可以交活了。但如果是刀刃儿没了,就得重新开刃儿,行话叫“抢”。抢菜刀可是个技术活儿,只有技艺娴熟的磨刀匠才能把刀磨得薄厚适宜。

  物质匮乏的时代,老百姓穿衣穿鞋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家里的日常用具也是“上辈用,下辈用,只要能用,子子孙孙永远用”。一双破烂不堪的夹鞋或棉鞋,经过皮匠(老北京修鞋的)穿针引线“前包头儿,后包跟儿”,再打上“弯子”(在鞋的两侧缝上皮子),便整旧如新。摔碎的盆盆罐罐舍不得扔掉,只得求锔碗匠。锔碗先用金刚钻打“锔眼”,把要修补的盆碗对好岔儿,用弓子来回拉动。等锔眼打好后,再用黄铜丝做的“锔子”加固,破损的碗、盆就“死而复生”了。“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说的就是锔碗锔盆的老手艺。

  时代变了,生活方式变了,生活的习惯也变了。北京街头巷尾,悠长的吆喝声渐绝于耳,身挑担子串胡同的身影慢慢消失了。

  挑着担子、敲着响器走街串巷的身影,永远是那个时代的一道风景,永远是老北京人的难忘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