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好老师 |王敏:风雨兼程,只愿做学生的领航人

03.12.2019  18:34

          本网讯 王敏老师从1988年来到农大,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一丝不苟,不惧困难,在关于不对称合成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对学生无微不至,言传身教,奋战在立德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线上。做事尽心尽力,凡事亲历亲为,只为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保驾护航。王敏老师从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取得多项专利。

 

脚踏实地,因材施教,以身作则树榜样

王敏老师从六十年代一路走到今天,见证了农大的变迁,目睹了国家的发展,亲身历经了那个年代的种种艰辛。当谈及面对困难如何解决一类问题时,王敏老师显得十分从容。他直言,做科研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一定会磕磕绊绊,失败了坚定信心,重来就好。正是这些优良的意志品质,让王老师在之后的生活工作中,能够忆苦思甜,跨越无数难关。

王敏老师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在他看来,治学处事要从微小处着手并落于实处,他反复强调跟学生“不讲大道理”,于他而言,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始并不是教学期间的说教谈话,而是在开学迎接新生的那天。学生一进校园,老师的角色便已开始发挥作用。这是许多老师都可能会忽略的,但正是这落于实处的细微举动,给刚入学校还未适应大学生活的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方向,为今后的学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王敏老师十分关心学生未来的发展,努力让学生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他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整教学方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对于成绩优异的同学,王敏老师会鼓励他们进入实验室,开始搞研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对于成绩略差的学生,他会尝试各种办法,比如成立学习小组,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成绩。

忠于职守,以身作则。王敏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王敏老师认为学生的首要目标就是学习,学好一门知识,掌握一门技术才能让学生有出路。他不仅自己认真做科研,还用实际行动带动学生热爱科研事业。王敏老师出身农大,从他身上可以看到许多农大人具备的优秀品质。正是这样一位”接地气”的老师,让他在学生中备受喜爱,学生受他个人魅力的影响,视他为榜样,不断地卓越成长着。

  以小见大,亦师亦友,班级亲如一家人

王敏老师热爱学生工作,他是化学154班的班主任。在王敏老师担任班主任期间,班级同学成绩在全系中都名列前茅,保研率高达50%,其中丁雨轩同学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校长奖学金,还登上《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全校唯一),化学154团支部荣获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团支部(市级)称号,魏思媛同学荣获了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当年本科生中唯一)。王敏老师还获得了校级

作为班主任,王敏老师既认真严谨,也平易近人。班上的学生都十分愿意与他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一位学生这样形容,“班主任就像父亲一样,慈爱并且可以依靠”。正因如此,王敏老师和他的学生之间更像是亲密无间的家人。他将班上学生的生日记在心里,每当有同学过生日时,就会带头在班群里送上生日祝福,并为寿星送上蛋糕。这小小的关心,对于刚离开家的孩子们是莫大的温暖。同时,对于同学们合理的小心愿,王敏老师也是尽力帮助实现。一次,一位女同学无意中提到补牙的事情,王敏老师知道她的难处,默默地进行资助,其他同学见了,都尽其所能提供帮助。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件的小事慢慢建立起来的。

以小见大,亦师亦友,正是这点滴间的用心让王敏老师的学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并深受影响,班级团结一致,亲如一家,学习生活中互帮补助,共同进步。

以真情换真情,王敏老师用他的方式关心着每一个学生,默默守护着他们茁壮成长。

潜心于科研探索,着眼于人才培养

王敏老师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40余篇被SCI收录。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农药合成、不对称合成以及手性化合物的分离与分析,曾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八五”攻关、“九五”攻关、“十五”攻关与“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助推我国农药领域发展。王敏老师从来到农大到今天,这么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对科研的热情,潜心研究,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在潜心科研的同时,王敏老师同样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他曾经承担了《农药合成化学》,《不对称合成》,《农药学Siminar》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严谨,广受学生的好评。任教三十多年来,他注重学生的个人品格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身作则,悉心教导,先后培养出了三名博士后,十余名博士生,二十余名硕士生。王敏老师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受到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成绩也十分突出,其中指导学生获校级十佳优秀博士论文5篇。

对于王敏老师而言,沉浸在学术世界,是苦尽甘来的享受,三十多年的教学,是传播知识的幸福。他将来之不易的知识和品质无私地播撒下去,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治学育人这条路,王老师已经走了很远,他还会继续走下去。这条路上,不乏前人,更不会缺少来者。